摘要
围绕西方现代绘画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方向,是探讨“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逻辑及其艺术史叙事话语。在美国批评家格林伯格看来,一部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史,就是现代绘画逐渐分化,回归二维平面,回归媒介,回归艺术本体,走向纯粹的历史。然而,如果现代主义绘画遵从“自我批判”与“形式简化”原则,那么,必然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一幅空白的画布也是一幅画”。事实上,当现代绘画将“平面性”推向极致,并且赋予一幅空白的画布以艺术品身份的时候,无疑,“边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这套现代主义绘画逻辑的生效都必须有一个前提:绘画无法摆脱墙面。换言之,“墙面”成为了现代主义最后的堡垒,也是现代主义绘画必须坚守的阵地。不然,艺术与非艺术,绘画与现成品的界限就将变得模糊。本文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为线索,围绕现代主义绘画逻辑的建立,借助“墙面”,讨论了绘画的平面性、绘画的形态边界、作品的观看与视觉机制,以及在中国当代绘画的语境下,新绘画所呈现出的新的可能等诸多问题。
出处
《美术馆》
2020年第2期64-69,共6页
ART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