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毛氏汲古閣本《説文解字》是清代前期影響最大的"始一終亥"本《説文解字》。汲古閣本有前後印本的差異,反映出毛晉、毛扆父子在不同階段的校勘依據和校改情況。汲古閣本祖出趙均抄大字本《説文解字》,但趙均抄本並非出自宋刊本,而是趙均以半葉七行的行款,參考其父趙宧光舊藏的宋晚修本《説文》篆次,據萬曆年間通行的明刻白口左右雙邊本《五音韻譜》抄録篆形及正文而成。毛晉生前已據趙均抄本(或其録副本)抄録寫樣,並據其舊藏的宋早修本《説文》,參用他書校改並刊成部分書版。康熙後期,在朱彝尊的勸説下,毛扆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印行汲古閣本《説文》。時毛扆對毛晉的校刊情況已不甚了解,加上毛扆並無宋本《説文》,故多取《繫傳》校改。毛初印甲本和初印乙本,自毛扆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四年在毛試印本上的校改而出,除點畫外,正文校改不多。毛剜改初修印本,自毛扆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校改而出,有二百餘處正文校改,並增刻六葉附録。乾隆初年毛本書版轉售揚州馬氏,剜改後印本始出。在《説文》版本中,以汲古閣本爲代表的大字本《説文》,底色實爲明刻《五音韻譜》,又吸收了《説文》《繫傳》及其他字書韻書校改,文本面貌複雜。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7-216,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