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班级公共生活的三个特殊性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班级公共生活的基本定位是特殊的公共生活或准公共生活。它的特殊性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育性、公私交融的双重交往性、建构性。班级公共生活中教育价值的取向优先;交往中普遍尊重和特殊关爱的情感二者相互交融;具体行动中,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自觉建构为主。
作者 王慧
出处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第11期17-19,共3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JX15-015)”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3

  • 1约翰·杜威 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7.
  •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5.
  • 3Ddvid Alton.Citizen21:Citizenship in the New Millennium[M].Harper Collins Publisher,2001:105.
  •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 5.《孟子》[M].,..
  • 6刘述先.《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M].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60-61页.
  • 7牟宗三.《历史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64页以下.
  •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0页.
  • 9张载.《西铭》.
  • 10郑家栋.1997年:《儒家伦理如何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助力》,载《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共引文献116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