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技术产业是以R&D投入强度高、创新与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研发与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知识产权保护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是激励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有效手段。从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出发,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的作用机理,提出三点优化路径,以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成本,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促进高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 王婧仪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第31期150-151,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1

  • 1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2004,39(11):78-84. 被引量:292
  • 2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J].经济研究,2005,40(12):68-76. 被引量:278
  • 3张杰,刘志彪.套利行为、技术溢出介质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与突破[J].当代经济科学,2007,29(3):14-22. 被引量:28
  • 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展与展望》[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 6[英]马克·威廉姆斯.《国际经济组织与第三世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 7[美]芭芭拉·斯托林斯 等.《经济增长、就业与公正—拉美国家改革开放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 8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2007).《经济开放与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来自中国经济转型的证据》,复旦大学工作论文.
  • 9Aw, Bee - Yan ; Chung, Sukkyun and Roberts. Mark J. Productivity and Turnover in the Export Market : Micro - level Evidence from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aiwan (China).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0, 14, pp. 65 -90.
  • 10Baldwin, R. E.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Trade: Testable and Untestable Properties of the Melitz Model. NBER Working Paper No. 11471,2005.

共引文献16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