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播与批判:建党前后虚无主义的双重变奏及现实镜鉴

Transmission and Criticism:The Dual Variation of Nihilism and Its Realistic Refl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Party Building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建党前后,虚无主义传播的理论形态主要有虚无政治的无政府主义,虚中拥西的文化"全盘西化"和虚西守中的文化复古以及虚无中华民族本体与实体的民族虚无主义。但同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分别以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唯物主义新文化和中国化的民族主义批判政治、文化和民族虚无主义。当前,基于传播批判论域,秉承新闻舆论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人类学和符号学,并宣扬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有效治理既保留原有窠臼又呈现新型样式的三类虚无主义。
作者 徐来富 陈殿林 Xu Laifu;Chen Dianlin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86,共6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4AZD041) 合肥工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重点招标课题“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意识”(项目编号:JS2018HGXJ0149)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6

  • 1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2):82-93. 被引量:208
  • 2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
  • 3恩格斯.第一版序言[A].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4.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2.
  • 7[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 8[5]伍雄武.中华民族精神新论--各民族精神的融会与凝聚[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 9.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7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