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隋书·经籍志》文集类“录一卷”小字注置于中古典籍成书体例的大背景中观察,可根据中古文献“目录”“录”“序(叙)录”等术语歧称勾勒中古典籍卷首“录一卷”包含序传(序中含传或序+碑传诔铭)、篇目、解题三位一体的文本体例。通过分析《太史公自序》一类的序含自传文本模式对中古文献“自序传”的影响,可抽绎出中古文集的集序沿着序中含传、序+传由联排到离析两种结构模式并行演进。其一,“序中含传”结构:接续古书“(自)序传”传统,集序所谓“史传体”“古法”“行状体”便传承了这一文本体例。其二,“序、传分列”结构:南朝以后,文集序、传开始各自独立成篇,传或在集首,或在集尾,既与集序分列又互相照应,这是“序”“传”分野的第一阶段。进而,在唐代集前之序主要用来“序文变”,对文集作者的文学成就进行评论,集末的碑志诔铭、后序等文献渐渐承担了“别传”的功能,这是“序”“传”分野的第二阶段。宋人理董中古文集,多替中古文士叙次年谱、编辑“附录”,这类新编订的副文本体例主导了“序”“传”分野的第三阶段。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24,共20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敦煌写本、宋刻本所见中古文集的‘唐宋变革’”(2018VJX06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敦煌写本、宋刻本所见唐人的别集编撰思想与实践研究”(19YJC75101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