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楚国名辩思潮与宋玉的辞赋创作 被引量:1

The Debate on Dialectic School’s Theories in Chu State and Song Yu’s Ci Fu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楚国名学的发展起源于老子,但从名家宋钘、惠施入楚以后才在楚国真正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名学论辩活动,形成了以形式逻辑研究为主的名辩思潮。楚墨“《经上》派”的“盈坚白,别同异”与“《经下》派”的“离坚白,合同异”的论争,显然是受名家兒说、公孙龙子思想影响产生的分歧;而庄子与惠施、公孙龙子的“濠梁之辩”“鸡三足之争”则无疑是名辩活动在楚国发展的典型例证。名辩思潮不仅仅表现在思想界的论争上,也显著地在文学活动中进行了渗透。屈原、宋玉以循名责实的态度,批驳了当时社会上名实乖谬、政治生活中君主品行名实不副的现象;此外,宋玉典型地以名家那套形式逻辑诡辩体系,在《登徒子好色赋》《风赋》《钓赋》《大言赋》《小言赋》等作品中展现出其“好辩”性格,与对事物的对立性与统一性的认识。
作者 朱佩弦 ZHU Peixian
出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9-24,共6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关键词 楚国 宋玉 辞赋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3

  • 1谭其骧.云梦与云梦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S1):1-11. 被引量:46
  • 2王左立.先秦名家辨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4,12(5):25-27. 被引量:2
  • 3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150-160.
  •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5《孟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 6《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1-43页.
  • 7《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81页.
  • 8《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28-2429页.
  • 9[11]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10[4]班因.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14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