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介具身下的虚假新闻——基于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96个谣言的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媒介技术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媒介技术的具身性使得虚假新闻借势兴起,沉浸式、场景化报道以及图片、视频造假给受众带来了真实性困扰。文章对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0年的96条谣言进行分析,探究媒介技术与虚假新闻的关系,提出技术对谣言生产、传播和解读的影响,并对媒介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辅助事实核查提出展望。
作者
周琴雪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出处
《科技传播》
2020年第22期66-68,共3页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媒介具身
疫情谣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技术向善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骆冬松,胡翼青.
谣言传播的媒介化:数字元技术时代公共危机事件的话语斗争[J]
.新闻界,2020(6):20-27.
被引量:13
2
刘思杙.
智能媒体时代事实核查的新特征[J]
.青年记者,2019,0(23):15-16.
被引量:2
3
陈力丹,孙曌闻.
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
.当代传播,2020,0(1):8-12.
被引量:11
4
谭常艳,周煜瑶.
论新时代网络媒体视野下新闻图片的失真现象[J]
.传播力研究,2018,2(31):40-41.
被引量:1
5
芮必峰,孙爽.
从离身到具身--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J]
.国际新闻界,2020,42(5):7-17.
被引量:131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范海潮,顾理平.
自媒体平台“洗稿”行为的法律困境与版权保护[J]
.出版发行研究,2018,0(11):5-8.
被引量:21
2
孙玮.
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
.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被引量:315
3
李唯嘉,杭敏.
社交媒体中的隐私困境:隐私边界与大数据隐忧[J]
.编辑之友,2019(1):55-60.
被引量:25
4
丁柏铨.
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对技术与人文关系的思考[J]
.编辑之友,2019(5):6-12.
被引量:15
5
陈力丹,陈少娜,高璐.
从4G、5G到未来的光子计算机——传播科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J]
.新闻爱好者,2016(12):10-14.
被引量:15
6
胡翼青.
再论后真相:基于时间和速度的视角[J]
.新闻记者,2018,0(8):23-29.
被引量:47
7
胡鹏辉,余富强.
网络主播与情感劳动:一项探索性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2):38-61.
被引量:111
8
李红艳,牛畅,汪璐蒙.
网络时代农民的信息获取与信息实践——基于对北京市郊区农民培训的调研[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4):45-61.
被引量:18
9
刘海龙,束开荣.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7(2):80-89.
被引量:223
10
刘明洋,王鸿坤.
从“身体媒介”到“类身体媒介”的媒介伦理变迁[J]
.新闻记者,2019,0(5):75-85.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152
1
涂凌波,梁轩.
空间、媒介与身体:一项基于城市公园广播实践的田野考察[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3):186-198.
2
刘禹含.
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下ASMR类音视频传播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1):95-98.
3
张玉,崔悦.
智媒时代身体的表现与影响[J]
.新媒体研究,2021,7(20):93-95.
4
孙萍,廖文钰,陈欣欣.
关于平台、劳动与媒介研究的历史回溯与理论思考[J]
.全球传媒学刊,2023,10(5):4-23.
被引量:8
5
欧宇霓,周杰睿.
线上演唱会的在场塑造与情动生成——基于Beyond LIVE平台的网络民族志研究[J]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2):84-100.
6
别君华,周港回.
智能传播的具身转向与感官之维[J]
.未来传播,2021,28(1):43-47.
被引量:10
7
刘兴.
媒介环境视域下“后真相”新闻报道的成因与出路[J]
.传媒论坛,2022,5(19):90-92.
被引量:1
8
齐一放,张友臣.
大喇叭与疫情防控:乡村媒介与声音媒介的双重在场[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89-96.
被引量:7
9
谢卓潇.
身体作为移动媒介——跨境代购中的具身传播实践和身体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21(3):40-57.
被引量:18
10
王元龙.
运筹五年过渡期——中国入世后银行业收益成本分析[J]
.国际贸易,2000(2):50-53.
1
吴晓玲.
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局限[J]
.新媒体研究,2020,6(22):33-35.
2
侯爽,李东升.
网络虚假新闻的原因与措施探究[J]
.新闻前哨,2020(12):52-52.
被引量:3
3
吴建广.
融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借势突围研究[J]
.记者观察(中),2020(12):42-43.
4
潘晶.
借势而为 TIC企业再出发[J]
.质量与认证,2020(10):31-32.
5
张翔,霍子怡,韩燕.
借势定位理论,跑赢新营销时代[J]
.企业家信息,2020(12):68-69.
科技传播
2020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