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农民蔑称看宋代城乡关系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the So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tuous Name for Peasant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从人类进入国家形态以后,农民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身份,不断遭受来自城市方面的歧视。即便在自古以农立国的中国,这一现象仍普遍存在。自先秦时期开始,就出现了“野人”这样的针对农民的政治性蔑称;唐宋时期,“村夫”成为最常见的针对农民的职业性蔑称。所谓农民蔑称,本质上是社会歧视的污名化手段,是社会不平等的外化。因为污名化的对象是乡村与农民,实际上也反应了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特征,其实质是城市居民针对乡村居民的社会排斥行为。由于宋代适逢唐宋变革期,社会分化从偏重政治性转向偏重经济性,同时叠加了城乡分化加剧的背景,因此,对农民的歧视更为明显,总体表现为以污名化为手段的社会排斥现象。由此,宋代城乡关系中的一些不为人注意的侧面得以呈现出来。
作者 张文 孙丰琛 ZHANG Wen;SUN Feng-chen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0-178,共9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朝乡村慈善与村落共同体重构研究”(项目编号:19BZS065)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190

共引文献1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