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温下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验案介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由医学家Proton和Lennard Jonors于1986年提出,指排除结肠器质性、结肠外病因所引起的便秘和出口梗阻性便秘,由结肠的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所引起的顽固性便秘[1-2]。温下法是“八法”中温法与下法的合法[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此为其理论基础。具体应用可溯源至仲景《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书中谓:“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以温药下之”即为后世温下法,仲景首创温下法,而大黄附子汤也成为温下法的代表方药。慢传输型便秘辨证属寒者,其致病因素一为外寒直中入里,一为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总以寒气客肠,与肠内糟粕胶结,或阳气虚弱,或气机凝滞,无力推动肠内浊物下行,发为便秘,寒积停滞肠间,非下法荡涤,积滞不下;非温阳通散,阳气不生,寒气不去,故当用温下法[4]。
出处 《山西中医》 2020年第12期36-36,38,共2页 Sh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编号:201805509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1

共引文献1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