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早期新诗探索的四川氛围与地方路径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23年6月3日,闻一多在《创造周报》第4号上激情赞叹道:"若讲新诗,郭沫若君底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1)此时此刻,《女神》已经面世了1年零10个月,第一部集体的白话诗集《新诗集》第一编已经出版了3年零5个月,第一部个人的白话新诗集《尝试集》也出版了3年零3个月,距1918年1月《新青年》4卷1号上推出的新诗专栏更有5年零5个月了.
作者 李怡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19,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新诗期刊的抢救性整理与研究” 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民国时期诗歌教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四川大学学派培育项目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33

  • 1吕进.论新诗的诗体重建[J].诗刊,1997,0(10):64-69. 被引量:6
  • 2傅宗洪.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6):135-151. 被引量:17
  • 3李思纯.诗体革新之形式及我的意见[J].少年中国,1920,2(6).
  • 4[2]康白情,新诗底我见[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5[3]胡适,论新诗[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6彭玉平.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J].文学遗产,2007(5):111-121. 被引量:14
  • 7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J].少年中国,(1920).
  • 8胡适 杨匡汉 刘福春.谈新诗[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9宗白华.新诗略谈[J].少年中国,1922.
  • 10李思纯致宗白华[J].少年中国,1920.

共引文献274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