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夜之夜》(1957)的文本细读入手,讨论1950年代香港作家昆南小说现代香港作家派品格塑成的诸多问题,包括文化资源及其转化、形式创新及其限度、意义生成及其机制等。本文认为该小说在文本内部与其他文本符号构成相互指涉,如昆南的诗歌、艾略特的诗歌、无名氏的小说;在文本外部有香港文化冷战的历史语境、文艺报刊出版体系等多种因素介入其文学生产。但昆南既未复制美国冷战现代主义背后的美学政治,也未仿效艾略特的抽象风格与宗教主题。昆南挪用艾略特的诗歌来书写其时殖民地中国青年的生存苦闷。同样是反复摹写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艾略特提供给现代人逃离空虚的途径是肉身凡胎与神圣之光相遇的一霎那,而昆南展现的是自我生命意志在人间大飞扬大跌落大愤懑的狂酣恣意。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6,共10页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金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冷战视野下五十年代香港文艺之研究”(17YJA751011)
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冷战背景下台湾文学与美援文化关系之考辨”(15PJC02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