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隐含的声学观念及其对协和的追求 被引量:1

Acoustic Concepts Hidden in Bharatamuni’s Naţya-śātra(Chapter 28)and its Pursuit of Consonan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世界上最早的接近乐器声学振动特性的分类方法,见于古印度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但学界针对这一论题一直未深入探讨。《乐舞论》以戏剧为核心,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叙事性的诗文特征以及诸多古代术语,使得梵英对照的解读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梵文诗学对《乐舞论》研究深入,以及相关中英文译本的出版,给《乐舞论》第28章的解读带来契机。根据毗诃波提注疏,解析婆罗多乐器分类法所隐含的声学观念,特别是对谐音列的感知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具六音阶的产生源于谐音列的前五个谐音,这五个音程构成了婆罗多时代对协和音程的界定,并且在实践中仍体现着对协和的追求。 The authors interpret the acoustic concepts hidden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 as shown in Bharatamuni’s Naţya-śātra(Chapter 28),especially the 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onant note rows,such as hexachord,in that era.
作者 夏凡 郭威 XIAFan;GUO Wei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丝路宗教音乐文化研究-以乐器的演变与流布为例”,项目编号:19YJC76012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7

  • 1陈自明.印度“拉格”初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3):3-12. 被引量:4
  • 2杨荫浏.三律考[J].音乐研究,1982(1):31-40. 被引量:37
  • 3李世斌.民间曲项琵琶考察纪实[J].中国音乐学,1988(3):42-46. 被引量:7
  • 4Bonnie C. Wade, Music in India. The Classical Tradition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79.
  • 5Mark Levy, Intonagon in North Inch'a Music A Select Comparison of Theoffes fifth Contemporary Pracgce, Biblia Impex (New Delhi), 1982. Chapter I.
  • 6H.A.Popley, The Music of India, New Delhi, 1921.
  • 7张鉴言.带品弦乐器确定品位的经验公式的探讨[J].乐器科技.1979(01)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