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春之歌》: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成长叙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春之歌》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优秀作品,其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它在人物的性格塑造上是比较成熟的:既可以看到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也可以看到林道静所处的那个时代之中各色人物的发展状况。可以说,《青春之歌》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完成了人物的成长叙事。本文将从主人公林道静与“传统”的决裂、得到“已经成熟的人”的引导、把自己置身于工农群众之中三个方面来探究《青春之歌》中的人物成长叙事。
作者
赵奕辰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4期4-6,共3页
关键词
成长
传统
革命加恋爱
工农群众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孟庆楠.
从三重人格学说解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3):169-170.
被引量:2
2
杜娟.
政治话语下林道静的“潜抑”[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12):92-94.
被引量:1
3
程光炜.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J]
.中国比较文学,2004(1):86-100.
被引量:26
4
宋剑华,刘冬梅.
《青春之歌》的再论证[J]
.小说评论,2008(5):59-65.
被引量:16
5
贾愫娟.
从《伤逝》到《青春之歌》中的女性叙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0(7):96-9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马波.
杨沫与《青春之歌》(下)[J]
.百年潮,2005(5):35-41.
被引量:4
2
张客.
余音绕梁——讨论影片《青春之歌》导演艺术创作上的特色[J]
.电影艺术,1961(2):38-49.
被引量:4
3
“青春之歌”演员的表演艺术座谈会[J]
.电影艺术,1960(4):24-35.
被引量:4
4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J]读书,1959(05).
5
一二九运动资料[M].
6
贺桂梅.
“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1-15.
被引量:39
7
黄乐.
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视角分析——《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心理[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5):72-74.
被引量:5
8
宋剑华.
光荣与梦想——论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浪漫主义的表现特征[J]
.中州学刊,2002(2):76-8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9
1
周晓梅.
自我与他者的距离——《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译介与认同[J]
.外国语,2023,46(5):79-89.
2
黄璐.
宏大叙事与个体经验的巧妙缝合——评电影《青春之歌》[J]
.电影文学,2008(7):67-68.
3
胡军.
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从《青春之歌》看“革命文学”叙事的重构[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30-33.
被引量:7
4
张学昕,杨亮.
权力和欲望角逐的话语狂欢——论阎连科《坚硬如水》对“革命+恋爱”模式的解构性叙事[J]
.小说评论,2006(4):80-84.
被引量:3
5
宋炳辉.
理论的生成辐射和本土问题意识——兼论四年来关于“经典的解构与重建”问题的讨论[J]
.中国比较文学,2006(4):23-35.
被引量:2
6
吴翔宇,叶李.
论《青春之歌》的成长叙事策略与红色青春想像[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43-47.
被引量:2
7
陶丽萍.
革命与女性的自赎——十七年女性文学叙事的话语裂缝[J]
.青海社会科学,2007(4):87-91.
被引量:4
8
李建军.
模仿、独创及其他——为《百合花》辩护[J]
.南方文坛,2009(2):61-66.
被引量:2
9
闻兵,闻兵.
《青春之歌》之再解读[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35-38.
被引量:2
10
任茹文.
病女·良妇·女革命家——论20世纪女性话语流变史中的三个互文形象[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6):39-44.
1
何俊.
男权话语背景下的女性知识分子成长之路——以电影《青春之歌》为例[J]
.视听,2020(10):84-85.
2
覃贤德.
“革命加恋爱”模式——欧阳山小说创作中的体现及其当代思考[J]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11):0067-0068.
3
方英.
圆梦式的乌托邦——论韩寒电影“自传式三部曲”中的成长叙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1):96-98.
被引量:2
4
曹婷婷.
传统秦汉服饰的审美文化[J]
.艺术教育,2020(12):161-165.
被引量:1
5
周小诗.
分析电影《无人区》的叙事风格及人性揭露[J]
.视界观,2020(24):0102-0104.
6
嘎毕拉.
蒙古族十七年长篇小说与红色经典文学地域形态的比较研究[J]
.花溪(文艺教育),2020(4):0106-0107.
7
朱峰.
现代文学中东北民俗文化元素的存在形态与功能[J]
.今古文创,2020(48):32-33.
今古文创
2020年 第4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