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新形势下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与施肥的生长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新形势下,为了能够对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与施肥的实际差异进行分析,运用多种不同种植模式开展马铃薯肥效试验活动。不同种植模式下缓施肥处理的产量、净产值都要高于配方肥处理;与垄作不覆膜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免耕覆膜栽培模式下的马铃薯实际生长发育状况更好,其实际产量也有多增加。基于此,为了能够准确落实马铃薯栽培管理工作,可以将免耕覆膜栽培方式作为主要模式,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分析,保证施用缓释肥使用量满足标准要求。
作者
邱光进
机构地区
云南省宣威市羊场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
种植模式
施肥状况
生长差异
分类号
S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何万春,谭伟军,王娟,黄凯,何小谦,韩儆仁,张娟宁.
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覆膜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19,33(2):77-83.
被引量:7
2
杨鑫,樊吴静,李丽淑,何虎翼,唐洲萍.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20,35(2):192-19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张晶,张惠文,李新宇,张成刚.
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58-1962.
被引量:72
2
杨克军,萧常亮,李明,李振华.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17(4):9-12.
被引量:30
3
曾路生,廖敏,黄昌勇,罗运阔,薛冬.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5):441-446.
被引量:33
4
邹吉波.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24-1826.
被引量:27
5
郑有才,杨祁峰.
不同覆盖模式对旱作马铃薯生育期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462-8464.
被引量:49
6
李少昆,王崇桃.
作物株型和冠层结构信息获取与表述的方法(综述)[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250-256.
被引量:69
7
陈国平,王荣焕,赵久然.
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及关键因素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4):89-93.
被引量:110
8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44(6):19-23.
被引量:19
9
郑毅,张立军,崔振海,吴迪.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冠层结构和光合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3):116-118.
被引量:48
10
秦舒浩,张俊莲,王蒂,蒲育林,杜全中.
覆膜与沟垄种植模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形成及水分运移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389-394.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
12
1
封志明,李东玉,张淑青,樊建英,相丛超.
马铃薯种植区划和品种布局的几个问题[J]
.南方农业,2019,13(9):50-50.
被引量:1
2
张川,梁金平,黄萍萍,张志勇,周美玲,曾军.
闽西山区不同膜上覆土模式对春种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2):63-65.
3
姜春霞,张伟,贺亭峰,张海红,赵旭志,刘恩科,康润扣.
垄作对土壤水热条件及旱地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9):218-221.
被引量:5
4
张国雷.
巴林左旗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21(6):47-47.
被引量:1
5
李林芳.
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探究[J]
.广东蚕业,2021,55(5):81-82.
被引量:3
6
常芳娟,张贵云,张丽萍,吕贝贝,刘珍,范巧兰,姚众.
生物熏蒸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西瓜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2):248-257.
被引量:20
7
龚明强.
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及其前景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22(4):94-96.
8
冯翠,衣政伟,钱巍,姜小三,刘慧颖,李成忠.
不同种植模式下番茄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22,38(2):462-468.
被引量:7
9
潘梦诗,郭文阳,周留柱,邓丽,苗建利,徐宏光,张宗源,亓兰达.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对花生白绢病的田间防效及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11):130-136.
被引量:5
10
陈梦妮,李永山,王慧,范巧兰,郭振威,席吉龙,张建诚.
麦田土壤真菌多样性对麦玉轮作长期秸秆还田和配施有机肥的响应[J]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6):2481-2496.
被引量:7
1
王德琼.
关于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及创新探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9):0094-0095.
2
李爱芳.
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3):25-26.
被引量:5
3
刘文,向铁军,江涛,周游.
“众望”牌辣椒专用套餐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63-64.
被引量:1
4
黄玲阁.
220kV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分析研究[J]
.华东科技(综合),2020(12):250-250.
5
孙志明,蒋珑,徐烨.
水稻专用缓释肥与侧深施肥机施肥试验小结[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1(1):87-87.
6
冯海萍,程彦弟.
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宁南山区露地娃娃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瓜菜,2020,33(12):66-70.
被引量:15
7
尼玛次仁,王改花,久米,扎西顿珠.
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11):17-18.
8
刘晓成.
不同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15-18.
被引量:3
9
陈久明,周富忠.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11):7-10.
10
陈慧,高丽萍,廖庆喜,张青松,肖文立,魏国粱,廖宜涛.
肥料减量深施对土壤N2O排放和冬油菜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1):80-87.
被引量:12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