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杉木楠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初探
被引量:
6
Preliminary Study on Growth Effect of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Phoebe bourne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马尾松采伐除治迹地造林的5 a林龄杉木楠木混交林不同坡位林木树高、胸径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楠木树高、胸径生长不同坡位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下坡位杉木、楠木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最好,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在生产实践中楠木应选择在下坡位阴湿肥沃地区种植。
作者
许雪英
XU Xueying
机构地区
沙县水南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勘察设计》
2020年第3期61-62,共2页
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
关键词
杉木
楠木
混交林
生长量
分类号
S754.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吴载璋,陈绍栓.
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4):371-373.
被引量:51
2
吴载璋.
楠木杉木混交林生长效应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2):142-146.
被引量:56
3
王福根.
半枫荷闽楠混交林早期生长效果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4):55-57.
被引量:4
4
杨烨.
杉木闽楠木荷混交林不同坡位生长情况浅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17,37(2):94-9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孟庆伟,王春霞,赵世杰,赵兰勇.
银杏光合特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1995,31(1):69-76.
被引量:49
2
张章秀.
不同坡位杉木樟树混交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布[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43-45.
被引量:14
3
崔国发.
人工林地力衰退机理及其防止对策[J]
.世界林业研究,1996,9(5):61-69.
被引量:71
4
俞新妥.
我国近期杉木资源动态及经营意见[J]
.林业科技通讯,1996(11):24-26.
被引量:15
5
任承辉,陈辉,周丽华,阮传成,廖正花.
尤溪县楠木林分叶面积指数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10(1):67-71.
被引量:26
6
张万儒 许本彤.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1-45.
7
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
邹惠渝 吴大荣.闽楠种群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88-96.
9
树木学.北京林学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10
林书荣.
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果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00-102.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96
1
刘龙耀.
杉木与楠木、枫香混交生长效应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21,41(2):47-49.
被引量:6
2
郑惠成.
杉木大径材林下套种闽楠的早期生长效应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19,0(3):31-34.
被引量:11
3
尉海东,马祥庆.
不同发育阶段楠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2):130-133.
被引量:19
4
陈存及,刘宝,李生,张国防,彭东辉.
闽楠人工林的经营效果[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2):101-104.
被引量:47
5
陈继祥.
柳杉与火力楠、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2):10-12.
被引量:9
6
郭玉硕.
楠木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养分动态[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3):199-202.
被引量:6
7
熊皓波.
杉木人工复层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初步研究[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4):283-286.
被引量:11
8
刘其文.
木荷人工林经营效果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08,35(4):24-28.
被引量:31
9
林亦曦.
闽楠人工混交林的生长效果[J]
.林业勘察设计,2009,29(1):165-167.
被引量:16
10
吴旺民.
楠木人工近熟林林分结构与生长规律[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5):75-78.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8
1
陈淑容.
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2):157-160.
被引量:55
2
胡婧楠,刘桂华.
2种楠木幼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3):541-546.
被引量:18
3
陈恩群.
不同郁闭度人工林套种楠木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2012,14(8):49-50.
被引量:7
4
吴初平,邹慧丽,袁位高,黄玉洁,张骏,沈爱华.
浙江楠适生环境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13,33(2):1-4.
被引量:14
5
潘惠均.
林分郁闭度对杉木林下浙江楠和红豆树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8):1206-1208.
被引量:11
6
林维,崔晓阳.
地形因子对大兴安岭北端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
.森林工程,2017,33(3):1-6.
被引量:16
7
彭远超.
杉木良种推广造林技术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8,38(1):65-66.
被引量:6
8
杨烨.
杉木闽楠木荷混交林不同坡位生长情况浅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17,37(2):94-97.
被引量:5
9
潘小莉.
楠木繁育与种植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2018,12(17):3-4.
被引量:5
10
刘国昌.
4种珍贵阔叶树与马尾松混交试验初报[J]
.福建林业科技,2018,45(3):52-5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李长华.
杉木与楠木混交造林的生长量比较[J]
.绿色科技,2021,23(23):165-167.
被引量:5
2
苏红军.
楠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3):21-23.
被引量:9
3
李艳枝,吴启仲.
楠木种植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
.农村科学实验,2023(4):130-132.
被引量:1
4
薛正帅,姜自红.
不同立地环境对林下楠木生长的影响[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3,42(1):45-49.
被引量:1
5
古美景.
楠木营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3(6):69-71.
6
徐文俊,刘家麒,郑城培.
毛竹林与珍贵楠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24(2):16-1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张婵,洪希群,吴承祯,陈灿,张斌,林晗.
干旱胁迫对闽北乡土树种耗水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1):212-219.
被引量:3
2
李飞少.
桉树林下套种阔叶树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差异分析[J]
.绿色科技,2022,24(17):103-106.
被引量:3
3
义崇开.
楠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2022,40(20):127-129.
被引量:3
4
黄强.
广西融水楠木种植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
.农村科学实验,2023(2):140-142.
被引量:1
5
李艳枝,吴启仲.
楠木种植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
.农村科学实验,2023(4):130-132.
被引量:1
6
薛正帅,姜自红.
不同立地环境对林下楠木生长的影响[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3,42(1):45-49.
被引量:1
7
贾佩琼.
金丝楠木引种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3(4):83-85.
8
陈永生.
楠木造林技术研究[J]
.河北农机,2023(11):151-153.
9
张木金.
楠木育苗及造林技术[J]
.乡村科技,2023,14(12):125-127.
被引量:2
10
韦举斌.
楠木的生长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3(24):139-141.
1
李上前.
1年生青榨槭混交造林效果分析[J]
.绿色科技,2020(23):109-110.
2
陈妮,王利平,于月芹,邹广胜,巴忠涛.
迷向技术对樱桃园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初探[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130-131.
被引量:1
3
方初胜.
不同抚育措施对马尾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1):77-78.
4
陈水玉,汪国彬.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生长和土壤特征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82-83.
被引量:7
5
阿依努尔·黑扎提.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效果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2021(3):175-175.
6
杨泽迁.
黔江: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J]
.农家科技,2020(11):4-7.
7
李玉航.
不同沙丘部位彰武小钻杨生长分析[J]
.防护林科技,2020(11):9-11.
被引量:2
8
乔艳辉,董冰,李奎先,王月海.
白桦在山东的引种适应性初步分析评价[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0(5):1-3.
被引量:3
9
罗贵斌,胡道贵.
大叶香樟行道树不同树形对生长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12):55-57.
10
黄宗安.
高速公路景观改造中3个树种的造林效果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20,50(6):50-53.
被引量:1
林业勘察设计
202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