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中市附子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
2
Study on Climatic Regionalization for Monkshood Planting in Hanzho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陕西省汉中市11个县(区)1980-2018年近39 a标准气候资料,结合附子关键生育期适宜气象指标,构建了汉中附子气候区划指标,进行了汉中市附子种植气候区划,区划结果为汉中市附子的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魏玲
胡江波
刘勇
王胜宝
张文明
孙瑞泽
WEI Ling
机构地区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汉中市气象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72-74,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2018SF-330)。
关键词
汉中
附子
种植
气候区划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1
张红非,王艳萍,张让琴,张本元,姚绍满.
无公害附子生产技术规程[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5):15-17.
被引量:3
2
张立新,胡江波,杨丽霞,张弘,王国勤,任瑞平.
汉中市魔芋种植的气候区划[J]
.陕西气象,2016(5):16-19.
被引量:1
3
侯大斌,任正隆.
川乌(附子)块根质量与摘心留叶数对附子产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7):594-596.
被引量:5
4
韩胜娟.
SPSS聚类分析中数据无量纲化方法比较[J]
.科技广场,2008(3):229-231.
被引量:105
5
郭爱华.
川乌、附子的毒性和药理作用[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1995,5(2):65-66.
被引量:8
6
唐红艳,牛宝亮.
基于GIS技术的内蒙古兴安盟春玉米种植气候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447-450.
被引量:34
7
魏玲,王胜宝,李厚华,胡江波,张文明,陈进,王艳龙,傅伟伟.
汉中市元胡种植气候区划[J]
.浙江农业科学,2017,58(6):993-99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童碧庆,吴俊铭.
贵州山地气候条件对魔芋生长的影响及种植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4):35-38.
被引量:12
2
张卫华,赵铭军.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3):33-36.
被引量:154
3
冯晓云,王建源.
基于GIS的山东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2):60-62.
被引量:47
4
肖小河,陈士林,陈善墉.
乌头和附子生产布局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5):24-27.
被引量:11
5
白美兰,刘兴汉,邸瑞琦,杨丽桃,冯晓晶.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特种玉米品种特性及气候区划[J]
.气象科技,2005,33(5):437-441.
被引量:12
6
唐红艳,牛宝亮,杨延龄.
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品种布局业务系统开发[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3):73-76.
被引量:4
7
王文采.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8
胡熙明.中华本草.第3卷.第7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01.
9
周正.四川中药材栽培技术.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253.
10
李春喜.生物统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31.
共引文献
152
1
谢岷,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孙继颖,胡树平,苏治军,闹干朝鲁.
基于GIS技术和MaxEnt模型的内蒙古玉米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6):11-17.
被引量:4
2
李汉一.
元胡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19,0(11):96-98.
被引量:3
3
李志勤.
精准扶贫中电商产业扶贫绩效评价模型及聚类分析研究——以四川电商产业扶贫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2019,0(17):76-78.
被引量:2
4
唐红艳,王跃武.
玉米品种精细化布局气象服务技术[J]
.内蒙古气象,2012(4):14-16.
被引量:3
5
杨在文,李晓,付梅,王美芳.
基于图表及统计方法的水化学综合分析[J]
.地下水,2012,34(6):29-31.
被引量:2
6
马增林,谭延强.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水平的测度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278-282.
被引量:5
7
张彬,陈双,马雯.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静态与动态综合测度[J]
.China Communications,2010,7(1):124-130.
被引量:4
8
张亚斌,侯思华.
基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预测研究[J]
.求索,2014(11):81-85.
被引量:2
9
伊智雄,宋强.
补肾温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45例临床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4):58-60.
被引量:11
10
项杰,王阳雪,侯大兵,陶宗娅,张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1):165-169.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40
1
秦林,周凤梧,丁国明.
论以毒攻毒[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9(2):2-6.
被引量:8
2
肖小河,陈士林,陈善墉.
乌头和附子生产布局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5):24-27.
被引量:11
3
赵润怀,王继永,孙成忠,陈士林,刘召芹,魏建和,肖小河.
基于TCMGIS-Ⅰ的道地药材附子产地适宜性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06,8(7):4-8.
被引量:42
4
唐仕欢,黄璐明,杨洪军,黄璐琦.
论象思维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09,50(6):485-487.
被引量:47
5
王鹏,王振国.
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源流述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5-7.
被引量:16
6
周海燕,周应群,羊勇,汪明德,赵润怀.
附子不同产区生态因子及栽培方式的考察与评价[J]
.中国现代中药,2010,12(2):14-18.
被引量:18
7
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
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J]
.中医杂志,2010,51(4):293-296.
被引量:47
8
黄勤挽,周子渝,王瑾,刘荣华.
附子道地性形成模式的梳理与考证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8):2599-2601.
被引量:27
9
王瑾,梁茂新.
早期本草学“诸病通用药”对中药归经确定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2,53(8):635-638.
被引量:8
10
邓朝晖,田孟良.
生附子中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及其道地性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6):61-6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崔颢,景志贤,周华.
基于MaxEnt模型附子的全国药材生态适应性区划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22,35(8):1920-1928.
被引量:5
2
秦林,彭欣.
现代中药法象理论研究(Ⅰ):论药象与药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7(5):547-55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谢聿源,李晨,赵宁宁,李文成,孙晶远,魏学红.
基于MaxEnt模型的西藏飞蝗在昌都市的适生区预测[J]
.高原农业,2023,7(3):249-258.
被引量:3
2
赵文博,吴立仁,郭佰涛,张磊,周双,周春薇,房磊,李鹏举,刘佳,段亚东.
气候因子对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3,42(11):2638-2645.
被引量:2
3
秦林,彭欣.
现代中药法象的基本理论(Ⅱ):论“法象药理”及“象性合参”[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7(6):700-705.
被引量:3
4
彭欣,黄海量,秦林.
辛夷的法象药理及其临床意义[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8(1):16-21.
被引量:3
5
蔡梦欣,丁侃,杨欣欣,苏玮,张丽君.
从《本草问答》探究唐宗海中西汇通思想[J]
.中国医药导报,2024,21(5):131-134.
6
秦林,彭欣.
象性合参论远志效用特色与优势[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8(2):144-149.
被引量:1
7
李念真,赵翔凤,田静,宋咏梅.
旋覆花药性研究古今演变及原因探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8(3):355-360.
8
杨淇,郝二伟,侯小涛,邓家刚,杜正彩,范丽丽,夏中尚.
基于药性理论的中药抗辐射预测模型的构建[J]
.中草药,2024,55(8):2684-2693.
被引量:1
9
姜霞,张月荣,赵俊禧,石盼盼,詹海仙.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山西远志适生区预测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4,31(7):1-7.
10
纪征凯,李莹波,李亚军.
胡荽法象药理、名称源流及临床应用文献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0(8):834-838.
1
任小安,冯正艳,蒙世全.
三都水族自治县黄桃种植气候要素分析[J]
.南方农业,2020,14(32):63-64.
2
王延,张贞明,李萍.
苜蓿秋眠级利用研究进展及基于秋眠级的甘肃苜蓿气候适应性区划初探[J]
.甘肃畜牧兽医,2020,50(12):61-66.
3
李寻.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与白酒基本香型的对应关系[J]
.休闲读品,2020(4):22-25.
4
谢新乔,李湘伟,朱云聪,田育天,胡保文,杨继周,王丹丹,梅玲丽,王美艳,史学正,柳成柱,景元书.
我国不同尺度烤烟种植区划与思考[J]
.土壤,2020,52(6):1105-1112.
被引量:9
5
马雪晴,胡琦,王靖,潘学标,张君,王晓晨,胡莉婷,和骅芸,李蓉,邢梦媛.
基于SPEI_K_C的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干旱特征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1):164-174.
被引量:9
6
李效珍,李腊平,李子龙,张勋,李小强.
晋北黄土高原区大白谷种植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21,41(1):112-113.
7
檀艳静,杨慧洁,李辉.
1981—2019年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20,52(12):30-38.
被引量:5
8
侯贤清,李荣.
秋耕覆盖对土壤水热肥与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2):262-275.
被引量:26
9
李颖,赵国强,陈怀亮,余卫东,苏伟,程耀达.
基于冬小麦农业气候分区的WOFOST模型参数标定[J]
.应用气象学报,2021,32(1):38-51.
被引量:13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