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乡村“过去”的处理方式,决定着乡村对接现代、走向未来的能力。当前,对于乡村文化存在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博物馆”化,其核心导向是“收藏”1,把文化变成外在于乡村生活的“藏品”或“展品”,如当前涌现的各种村史馆、民俗馆、非遗馆、乡贤馆等,包括浙江部分地区文化礼堂2等。二是文化内容复制品化,如各种脱离地方社会结构与生活情境的“送戏下乡”、舞龙庙会、民俗节庆等,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被移植到不同乡村的日常生活中。
出处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基金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治理与乡村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课题(2018年文旅部“文化和旅游智库”项目“乡村振兴与中国休闲产业转型发展研究”子课题,项目批准号:18ZK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