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观物·审物·随物:苏轼“物”论及其文艺理论

Su Shi’s Object-oriented Viewpoints and His Artistic Theo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怪石、竹子、水是苏轼在自然物之中的三个挚爱。本文从这三个具体“物”切入,结合艺术史事件以及苏轼赋予三者的美学内涵,探讨苏轼的“物”观。在为“怪石”正名时,苏轼谈及“观物之道”;在赞誉与可之竹时,苏轼谈及“审物之道”;在将水比作“道”时,苏轼谈及“随物之法”。这三种对于“物”的态度,层层递进,又同时存在于审美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之中。对怪石的欣赏,打破了艺术品与自然物之间的壁垒,重估美丑与物之高下;与可之竹,兼物之形与物之理,可为达士“寓情”之物,揭示着鉴赏与创作的具体方法;而水无常形,几近于道,故能“随物赋形”,标志着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
作者 曾诗蕾 范明华 ZENG Shi-lei;FAN Ming-hua(不详)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9-43,共5页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人画的美学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6czx06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0

  • 1上海书店1989年重印《四部丛刊》初编第213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第14-15页.
  • 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3《艺舟双楫》序[A] //艺林名著丛刊·艺舟双楫[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 4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
  • 5《苏轼诗集》卷十六《虔州八境图》八首后附录,见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第792页.
  • 6《伊川击壤集》,《四部丛刊》本.
  • 7《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9页.
  • 8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见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第633页《全后汉文》卷29,中华书局1958年版.
  • 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明诗话全编》第九册9441页.
  • 10邓国军,曾明.诗学“活法”说不始于吕本中——兼论胡宿对西昆体的继承与突破[J].文学遗产,2009(5):44-52.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