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守柔·知足·浑心——从价值之维再论老子“不言之教”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道法自然",老子之"教"由修此"法自然"之道而成。此"教"因"道"不可道而"不言",亦因着"弱也者,道之用也"而以"守柔""不争"为旨归。世间人多为名利所诱,其对权势的争夺是因为拥有权势的"强"者可以借此攫取更多,而那些对于名利的获取能够有所节制因而"少私寡欲"者便因为"不争"而显得"柔弱"。就此而言",不争"而"柔弱"说到底是由于"不欲"而"知足"。故老子的"不言之教"在根柢处是"知足"而"不欲"之教。同是为了消除"文敝"而设道以立教,以"质"与"文"的配称相应为宗趣的孔子之教推重"质"又倡导"博学于文",老子之教却因任自然而唯"朴"是从。"名""言"使人得以对原本浑然一体的世界条分缕析,而老子的"不言之教"则要化导人们由炫人耳目于"五色""五音""五味"的纷纭世界重归于朴一,老子"不言之教"的"浑心"本身即构成了此教化的一重内涵"。守柔""知足""浑心"三者实互为表里。
作者 陈洪杏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54,共10页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0

  • 1《大学》,中国书店1985年据世界书局影印本,第7页.
  • 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52页.
  • 3.《左传》[M].,..
  • 4.《孟子》[M].,..
  • 5.《汉书》[M].中华书局,1959年..
  •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59..
  • 7黄克剑.《价值形而上学引论》[A]..《论衡》第一辑[C].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8.《论语》[M].,..
  • 9.《中庸》[M].,..
  • 10.《老子》[M].,..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