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同伴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应急救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自愿报名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的10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干预,观察组接受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参与者培训前后的应急救护知识考核得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培训后两组参与者综合能力自评得分、对培训模式的评价分析。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的应急救护基础知识考核得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应急救援参与积极性、沟通交流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提升救护知识、技能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提升开展救护工作的信心的认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同伴教育应用于高等医学院校应急救护培训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模式,能显著提高参与者的应急救护知识掌握度、操作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值得在应急救护中推广。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2018SJA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