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积累和使用素材,历来是作文备考中的“大事”,甚至是考生与阅卷老师“斗智斗勇”的事。很多考生从小学三年级左右就开始“日积月累”,到高中已有厚厚几大本“素材”。而且,他们也可以算得上“学识渊博”,李白、杜甫张口就来。还有聪明者,精心积累那么一二十个素材,无论面对什么主题,都可以巧妙剪裁,灵活运用。用这样的素材写出来的作文,乍一看,是蛮不错的—有底蕴,有文采。因此,在十几年前,这样的作文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数。但是,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因为容易“撞衫”。想一想高考阅卷那么紧张,阅卷老师再遇上成百上千个“李白”“杜甫”,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于是,他们对这种“名人开会”的“高考体”变得相对谨慎,分数也给得相对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