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强化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An Analysis of the Path of Marxist Identi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成功引领社会思潮,在根本上就要在多元价值语境下得到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既是作为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之统一的彻底的理论,又是作为理论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之统一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才能获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从而成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力量。 If Marxist theory based on Marxist philosophy wants to guide the social thoughts successfully,it is necessary to be identified in the context of multiple values widely.Only if it is a unified theory of political identity and value identity,as well as a unified theory of theoretical dialectics and practical dialectics,can Marxist theory gain broad and lasting identification,lead social thoughts successfully,and gather together the social strength successfully.
作者 刘力红 LIU Li-hong(School of Marxism,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34,China)
出处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生命价值论研究”(L19BSZ035) 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新时代我国青少年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WJC201912)。
关键词 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同 辩证法 political identity value identity Marxist identity dialec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2

  • 1刘芳.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认同[J].甘肃理论学刊,2004(5):47-49. 被引量:14
  • 2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32(5):21-26. 被引量:63
  • 3李红旗等.《以平等包容的精神寻找共同点》.《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12月12日.
  • 4[7][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6[7]William.E.Connolly,Identity/Difference:Democratic Negotiations of Political Paradox,Ithaca,N.Y.: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1.
  • 7[9][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8[12]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9[英]安东尼·吉登斯 赵旭东 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10[英]安东尼·吉登斯 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198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