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歌旋律音调中的固定因素与可变因素——以江苏省常熟市白茆山歌为个案
被引量:
2
Fixed and variable factors in the melody of folk songs:As shown in Baimao folk songs in Changshu City,Jiangsu Provin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歌的旋律音调研究是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内容,民歌的地方特色以及"十唱九不同"的问题催生了民歌旋律音调的诸多研究成果。文章运用音乐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采取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这一思维方式对江苏省常熟市白茆山歌的旋律音调进行分析,以期对创作地方风格特色的新民歌起到借鉴作用,并对新民歌的创作提出思考。
作者
赵凌
Zhao Ling(不详)
机构地区
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5,54,共8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民歌
旋律音调
白茆山歌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J642.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蒲亨强.
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42-46.
被引量:74
2
王小龙.
白茆山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广播歌选,2011(7):70-73.
被引量:1
3
杨民康.
论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的“深——表结构”思维与分析方法[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3):18-23.
被引量:3
4
魯兆璋.
白茆山歌曲调初步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2):100-105.
被引量:2
5
王耀华.
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上)——以畲族民歌为例[J]
.音乐研究,2007(1):68-74.
被引量:22
6
杨民康.
“减幅—增幅”与“模式—变体”——再论中国语境下的音乐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上)[J]
.中国音乐学,2012(3):5-16.
被引量:25
7
张君仁.
比较及比较的内容与方法——关于民族音乐学之比较研究法的若干思考[J]
.音乐探索,2002(3):6-9.
被引量:4
8
施王伟.
“核腔”两问题─—与蒲亨强先生商讨[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3):94-96.
被引量:6
9
王耀华.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区划研究综述[J]
.音乐研究,2003(4):64-70.
被引量:27
10
张举文.
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12-1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滕祯.
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与申克音乐分析法之间的联系及其运用[J]
.音乐研究,2008(2):26-39.
被引量:13
2
张举文.
美国华裔散居民民俗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文化遗产,2009(3):101-110.
被引量:10
3
周凯模.
音乐本体存在与文化模式成型[J]
.民族艺术,1999(2):25-27.
被引量:1
4
杨匡民.
楚声今昔初探[J]
.江汉论坛,1980(5):93-96.
被引量:7
5
乔建中.
试论中国音乐文化分区的背景依据[J]
.中国音乐学,1997(2):74-86.
被引量:30
6
苗晶.
民歌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地属、族属与风格差异[J]
.中国音乐学,1995(4):21-28.
被引量:14
7
黄允箴.
论“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变[J]
.中国音乐学,1994(1):52-64.
被引量:23
8
蒲亨强.
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42-46.
被引量:74
9
苗晶.
我国北方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3):36-39.
被引量:9
10
黄允箴.
汉族人口的历史迁徙与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格局[J]
.中国音乐学,1989(4):36-4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58
1
胡炜光,肖珺.
课程思政教育与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内容及实践的融合探究——以重庆民歌为例[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1):21-25.
被引量:1
2
蔡威.
云南元江哈尼族劳动歌研究[J]
.民族音乐,2023(1):50-53.
3
杨民康.
艺术学与人类学联姻的三个理由——兼议《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J]
.民族艺术,2021(4):106-112.
被引量:3
4
肖志丹,赵书峰.
作为展演的族群文化记忆——广东乳源过山瑶“拜盘王”仪式音声考察研究[J]
.北方音乐,2022(4):130-142.
5
滕祯.
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与申克音乐分析法之间的联系及其运用[J]
.音乐研究,2008(2):26-39.
被引量:13
6
杨民康.
“音声”:认知与释义--对音乐民族志研究中认知人类学及阐释学方法的读解[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54-166.
被引量:16
7
顾万超,李需民.
简论达斡尔族民歌的淡化调式思维[J]
.音乐研究,2004(2):77-79.
被引量:6
8
伍国栋.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上)[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10-19.
被引量:19
9
蔡际洲.
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中国音乐家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05(2):105-112.
被引量:9
10
赵宴会.
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2):29-3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1
1
魯兆璋.
白茆山歌曲调初步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2):100-105.
被引量:2
2
杨匡民.
湖北民歌的地方音调简介——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问题探索[J]
.音乐研究,1980(3):87-93.
被引量:55
3
蒲亨强.
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42-46.
被引量:74
4
赵志安.
民族音乐学历时性研究述见[J]
.中国音乐学,2001(3):137-144.
被引量:25
5
齐琨.
历史地阐释:民族音乐学之历史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83-90.
被引量:22
6
王耀华.
论“腔音列”(上)[J]
.音乐研究,2009(1):5-14.
被引量:27
7
杨民康.
“减幅—增幅”与“模式—变体”——再论中国语境下的音乐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上)[J]
.中国音乐学,2012(3):5-16.
被引量:25
8
赵书峰.
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问题的新思考[J]
.音乐研究,2015(6):86-94.
被引量:13
9
吴学源.
中国铜簧把乌类乐器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17(3):95-101.
被引量:3
10
余路漫.
浅谈乐器走进音乐课堂教育——葫芦丝走进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J]
.中国培训,2016(6):233-23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石维武.
葫芦丝民间教学方法在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艺海,2021(9):88-91.
2
赵凌.
民歌旋律音调创作的地方性进程——以江苏省常熟市白茆山歌为个案[J]
.当代音乐,2024(4):14-16.
1
张宁.
论《秦川抒怀》的演奏风格与技巧[J]
.吕梁学院学报,2019,9(6):76-79.
被引量:4
2
陈心林,杨晓茜.
进退失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反思[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1):160-168.
被引量:21
3
王泽怡.
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J]
.戏剧之家,2021(7):70-71.
4
邢华栋,张叔禹,尹柏清,王琪,张伟,王洋.
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综述[J]
.电测与仪表,2020,57(24):13-21.
被引量:21
5
董雪迎.
北朝晚期单模陶俑研究[J]
.文物春秋,2020(6):18-28.
中国音乐
202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