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虚拟现实中的身体在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大多注重话语实践,忽略身体实践。身体缺席是过往几个传播阶段一直以来的特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身体重新加入到传播过程中来。文章探讨了离身性与具身性的概念,梳理了传播发展史中身体的观念,最后讨论了虚拟现实中身体的在场方式。
作者
刘艺璇
机构地区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出处
《科技传播》
202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具身传播
虚拟现实
在场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03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刘明洋,王鸿坤.
从“身体媒介”到“类身体媒介”的媒介伦理变迁[J]
.新闻记者,2019,0(5):75-85.
被引量:62
2
王彬.
身体、符号与媒介[J]
.中国青年研究,2011(2):45-49.
被引量:17
3
杭云,苏宝华.
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6):21-24.
被引量:135
4
孙玮.
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
.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被引量:31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蒋庆全.
虚拟现实技术探析[J]
.国防技术基础,2002(4):3-6.
被引量:6
2
陈月华.
传播:从身体的界面到界面的身体[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3):23-27.
被引量:36
3
陈启安.
人机界面的优化设计[J]
.软件世界,2005(12):64-65.
被引量:7
4
姜亦纯,叶长青.
介于知与不知之间——虚拟环境认知特点分析[J]
.电脑与电信,2006(6):22-24.
被引量:3
5
阳西述,陈娟.
虚拟现实系统中人机交互感官机理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3):71-72.
被引量:4
6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
米歇尔·福柯问与物[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55.
8
路易斯·布努艾尔.我的最后一口气[M].刘森尧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8.
9
彼得斯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10
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503
1
张兵娟,杨曦.
文化记忆重构下中国典籍的跨媒介传播——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1):111-117.
被引量:5
2
李红艳.
感官秩序与媒介实践:一项短视频与乡村文化接触行为的实证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1):23-44.
3
陈子韵,高汝东.
短视频时代汉服文化的身体传播[J]
.新闻传播,2022(10):17-19.
被引量:4
4
韩霄,张承祖.
回归传播本身:后人类时代社交机器人的阐释逻辑与理论路径[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2):159-172.
被引量:2
5
张媛媛,冯锐.
作为媒介的身体:具身传播的自我展演[J]
.新媒体研究,2023,9(4):15-18.
6
陶心玮.
网易云音乐沉浸式场景广告的创意及表现方法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2,8(17):67-70.
7
张玉,崔悦.
智媒时代身体的表现与影响[J]
.新媒体研究,2021,7(20):93-95.
8
赵双阁,魏媛媛.
元宇宙社交:重塑部落化时代的人际传播新景观[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1):129-136.
被引量:15
9
胡钰,王敏.
媒介的物质属性和交往属性——兼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媒介思想[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0):27-33.
被引量:5
10
杜丹,陈霖.
与“物”交融:技术具身理论之于传播学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3):82-86.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8
1
俞鸿.
网络动员:如何从虚拟到现实?[J]
.东南传播,2010(1):74-75.
被引量:10
2
刘文浩.
光速不变及不能超越的原因[J]
.科技信息,2010(35).
被引量:1
3
李湘德.
“虚拟现实”与主体[J]
.科学学研究,2000,18(3):101-106.
被引量:13
4
施畅.
虚拟现实崛起:时光机,抑或致幻剂[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6):95-99.
被引量:11
5
朱永润.
刷脸新会展[J]
.中国会展,2018,0(5):26-32.
被引量:1
6
陈学雷.
霍金与时间箭头之谜[J]
.科学文化评论,2018,15(2):48-59.
被引量:1
7
时皓月.
新媒体艺术中的时间观[J]
.艺术科技,2017,30(7):230-230.
被引量:1
8
刘海龙,束开荣.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7(2):80-89.
被引量:219
9
张志平,王珈睿.
智能生产与智慧平台:5G时代电视媒体的未来图景[J]
.视听,2019(10):14-15.
被引量:8
10
何志荣.
延伸与回归:传播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J]
.编辑之友,2019,0(12):66-7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魏仁兴,谢惠心,庄美娜,陈慧玲,陈舒婷.
融合视域下人工智能对会展运营范式的改变[J]
.商展经济,2021(10):14-16.
被引量:3
2
张春霞,张静涛.
流动化生存的个体--虚实世界交融与对抗的遐思[J]
.品位·经典,2022(8):40-43.
3
严兆星,薛晓源.
元宇宙:时间观念的革命[J]
.学术前沿,2022(6):105-10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健.
媒介技术带给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风险——基于社会时间概念的反思[J]
.江淮论坛,2022(6):135-142.
被引量:2
2
张鲁.
基于科技创新的会展经济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研究[J]
.商展经济,2021(15):12-14.
被引量:1
3
王美云,苏永华.
数字与低碳:科技助力会展业变革前瞻[J]
.中国会展,2022(3):64-69.
被引量:8
4
李向斌.
人工智能视域下会展产业生态圈的构建路径探析[J]
.商展经济,2022(23):1-3.
5
刘川,向志强,余建勇.
元宇宙概念辨析——技术与应用的视角[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7):7-10.
被引量:2
6
冯刚,邢斐.
新时代数字思政的哲学反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9):21-28.
被引量:7
7
李元欣.
块茎·游牧·脱域:元宇宙赋能艺术教育新生态[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3,37(6):19-26.
8
李熹,董蓓菲.
“五育融合”背景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价值取向研究——基于2019-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的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6(3):108-116.
9
彭程,冯鸣阳.
规则、机制与伦理:元宇宙背景下未来游戏设计的变革图景[J]
.工业工程设计,2024,6(3):56-64.
1
桂光君.
基于受众视角下美食类慢综艺的“走红”研究——以《中餐厅》第四季为例[J]
.声屏世界,2020(19):43-44.
2
王俊亮.
学校体育获得感论析: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0,35(4):73-79.
被引量:4
3
曹静.
身体叙事与意义构成:“圣母之舞”解析[J]
.艺术探索,2020,34(6):94-102.
4
王彦彦.
新移民女性写作中的性别身份与伦理困境——以美国新移民小说为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3):34-37.
5
袁胜,何旺,刘良钰.
“天河”划龙舟文化传承的民俗记忆与民间认同[J]
.巢湖学院学报,2020,22(6):11-16.
被引量:1
6
陆泽凯,谢颖.
微博中的“中美外交风波”舆情文本研究--基于R语言的词向量情感分析[J]
.传媒观察,2021(2):54-61.
被引量:10
7
郭晓平.
隐喻机制: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的一种叙写策略[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2):104-114.
被引量:8
8
安超,康永久.
大器晚成“:教育改变命运”的家族代际变迁及其双重面向[J]
.当代教育科学,2021(2):11-22.
被引量:7
科技传播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