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于希宁的绘画艺术看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界对许多涉及当下的学术问题的认识尚不甚清晰,如美术"现代性"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中国的现代美术、如何辨析和界定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什么是中国画发展演进的现代形态、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标志又是什么等。30年过去了,中国美术界对这些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共识:艺术家应"自觉"应对20世纪中国特定的社会矛盾、民族危机和精神文化氛围以及创造性艺术形式,这种"自负于肩"的使命感是中国美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作为诗、书、画、印和史论研究全面发展的艺术家,于希宁通过对生活、社会、自然的人文关怀获得了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他以真实的情感、细腻的文思、卓越的艺术创作回应20世纪中国画创新的时代课题,完成了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作者 沈晓红
机构地区 潍坊职业学院
出处 《美术文献》 2020年第10期43-44,共2页 Fine Arts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