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字出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研究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开发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探索。本文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开发的意义,梳理其业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容生产创新、出版方式创新和市场运营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开发策略。
作者
丁丽
孙晓翠
机构地区
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3,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数字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开发研究”(18JK1058)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数字化开发
分类号
G230.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1
袁小群,刘叶萍.
5G时代出版内容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出版,2020(15):21-24.
被引量:6
2
汤书昆,郑久良.
泛娱乐文化生态视角下非遗IP版权运营策略探究[J]
.中国编辑,2019(5):31-35.
被引量:21
3
于文.
编织意义之网:论作为表达的出版[J]
.出版发行研究,2020(7):16-2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周明初.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J]
.社会科学战线,2005(2):112-118.
被引量:5
2
金宏宇.
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J]
.中国社会科学,2012(6):170-183.
被引量:92
3
周潞鹭.
超越“改编模式”:“扩散性文学”的当代特征[J]
.文艺理论研究,2014(5):205-211.
被引量:2
4
姚文放.
大众文化批判的“症候解读”对当代中国文论重建的启示[J]
.中国社会科学,2015(4):162-169.
被引量:8
5
刘琛.
IP热背景下版权价值全媒体开发策略[J]
.中国出版,2015(18):55-58.
被引量:81
6
于文.
跨媒介叙事的兴起与出版业的应对[J]
.中国出版,2016(10):3-7.
被引量:10
7
徐丽芳,曾李.
数字叙事与互动数字叙事[J]
.出版科学,2016,24(3):96-101.
被引量:56
8
江小妍,王亮.
泛娱乐环境下的IP运营模式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6(5):23-27.
被引量:40
9
罗文伯,汤书昆.
非遗题材图书“纸”“数”融合出版实践探索——以《中国手工纸文库》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6(12):48-51.
被引量:8
10
黄晓军,孙希标.
IP出版的生态化构建策略[J]
.编辑之友,2017(3):13-1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9
1
朱杰,刘壮.
新媒体语境下口头传统类非遗的传播与保护——以河西宝卷为例[J]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2(2):37-42.
被引量:4
2
张恒山.
动漫《小猪佩奇》的运营策略分析[J]
.东南传播,2019,0(9):90-92.
3
李明霞,赵晴.
网络文学泛娱乐化运营模式下IP版权价值计算与收益分配问题探析——从盛大文学衰落到阅文集团崛起[J]
.戏剧之家,2020,0(12):184-186.
被引量:4
4
杨达松.
数字出版时代全版权运营模式创新[J]
.青年记者,2020(17):98-99.
被引量:7
5
唐琳.
双循环中的非遗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5G时代广西文化产业转型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6):32-40.
被引量:25
6
张文彦,于成.
移动阅读的历史、特征与未来[J]
.图书馆论坛,2021,41(4):71-78.
被引量:3
7
谢正发,郑芳.
研学游视角下三线建设类图书出版创新路径[J]
.中国出版,2021(7):45-48.
被引量:1
8
方昌敢.
体验经济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策略探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30(1):25-31.
被引量:3
9
王美丽.
当前数字出版行业的特点与挑战[J]
.采写编,2021(5):139-140.
被引量:2
10
任红梅.
5G时代数字出版编辑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新闻知识,2021(3):87-9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6
1
曾德麟,蔡家玮,欧阳桃花.
数字化转型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5):63-76.
被引量:233
2
邱琨.
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研究[J]
.传媒论坛,2022,5(8):66-69.
被引量:1
3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561
4
陈悦,刘则渊.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
.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被引量:826
5
石庆秘.
武陵地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探析——以唐崖土司王城遗迹为个案[J]
.前沿,2010(18):177-180.
被引量:26
6
谭必勇,徐拥军,张莹.
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模式及实现策略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11(2):69-74.
被引量:41
7
赵智慧.
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演进路径与热点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13,33(2):33-40.
被引量:9
8
梁嘉,赵颜,王庆.
壮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新探[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105-109.
被引量:12
9
陈胜利.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宏大实践——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
.图书馆杂志,2015,34(11):4-12.
被引量:29
10
肖远平,王伟杰.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路径研究——以荆楚文化遗产的开发建设为例[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2):43-4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邱琨.
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研究[J]
.传媒论坛,2022,5(8):66-69.
被引量:1
2
延宏,王华.
“VR+”:“元宇宙”视域下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以青岛出版集团为例[J]
.出版广角,2021(22):80-82.
被引量:23
3
翟会茹.
数字化科技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3(9):112-114.
被引量:1
4
张梦溪,魏碧慷.
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23(7):89-91.
5
刘辉,白雪静.
我国文化数字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24,26(1):93-103.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张佳虹.
基于线上知识服务的出版融合探索与实践[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8):4-6.
被引量:4
2
李袁爽,王运武.
元宇宙赋能在线教育:沉浸式学习的新方向[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4):384-389.
被引量:11
3
邹佩耘,王菱.
基于元宇宙空间的融合出版:特征、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J]
.出版发行研究,2022(7):30-34.
被引量:6
4
张夏恒,李想.
我国元宇宙研究的热点内容、基本特征与趋势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4):39-44.
被引量:9
5
王卓,刘小莞.
元宇宙:时空再造与虚实相融的社会新形态[J]
.社会科学研究,2022(5):14-24.
被引量:32
6
周鑫,王海英,柯平,盛译瑶,刘海鸥.
国内外元宇宙研究综述[J]
.现代情报,2022,42(12):147-159.
被引量:59
7
王扬.
元宇宙视角下出版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
.出版广角,2022(18):12-17.
被引量:9
8
邱恋.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数纸互促发展路径[J]
.出版广角,2022(22):11-15.
被引量:1
9
雷蕾,李黎.
书店未来:元宇宙会是答案吗?[J]
.中国出版,2023(1):10-15.
被引量:5
10
吴申伦.
虚实无界:面向元宇宙阅读的出版业转型思路[J]
.中国出版,2023(4):30-37.
被引量:3
1
于卫华,孙秋静,吴磊,白金剑,韩英泽,林庆强.
做清真牛羊肉类食品的开拓者——从坚持创新开始[J]
.肉类工业,2021(2):50-52.
2
苏海燕.
基于生本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资源开发路径[J]
.新课程导学,2020(36):30-31.
中国编辑
202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