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文科建设的提出给文科改革提供了一个战略性契机,这不仅是文科发展突破内在瓶颈的需要,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呼唤。新文科建设以旧文科为发展根基,立足于中国实践,以学科协同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文科的有机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新时代具有普遍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人,具有创新精神的传统文化研究人才,具有全球视野的跨文化研究人才以及具有双向思维的实践者。但新文科建设面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师资力量不足、评价体系尚不明确以及统筹管理能力欠缺的巨大挑战。
作者
吴丽娟
机构地区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第3期4-7,共4页
关键词
新文科
人文社会科学
内涵
挑战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7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张江.
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1):7-10.
被引量:56
2
周海涛,闫丽雯.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建设的意蕴、困境与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18,39(10):43-47.
被引量:14
3
徐新建.
数智革命中的文科“死”与“生”[J]
.探索与争鸣,2020,0(1):23-25.
被引量:22
4
周谷平,张丽.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2019,40(3):107-116.
被引量:35
5
樊丽明,杨灿明,马骁,刘小兵,杜泽逊.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
.中国高教研究,2019,0(10):10-13.
被引量:387
6
杜宝贵,张桓浩.
新文科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
.中国冶金教育,2019,0(6):121-12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高秀琴.
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时期的文科建设[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82-86.
被引量:7
2
张豪锋.
大学素质教育中若干关系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5):90-92.
被引量:2
3
刘智勇.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论新体制下高等教育供给模式的选择[J]
.教育科学,1994(4):5-7.
被引量:7
4
陈卫平,刘梅龄.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1987,8(2):74-78.
被引量:16
5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
.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6
万秀兰.
国外通识教育的方式及其启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6):79-84.
被引量:13
7
贾永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2):34-38.
被引量:58
8
复旦学院与通识教育[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1).
被引量:8
9
欧阳康.
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24-29.
被引量:7
10
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64-68.
被引量:371
共引文献
497
1
赫灵华.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以吉林动画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7):34-37.
被引量:8
2
岳强.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困境与优化路径[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2):111-119.
被引量:1
3
苏也菲.
论“新文科”下传媒艺术的美育路向[J]
.新闻传播,2021(20):21-23.
4
高生文,李洁.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校学报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新作为与发展策略[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2):140-145.
5
阮倩.
基于学科发展逻辑的新文科建设理念与路径[J]
.学术论坛,2022,45(6):51-62.
被引量:11
6
杨懿.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中国古代史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
.通识教育研究,2020(1).
7
童锋,盛创新.
“一流”大学校长群体职业化转型:关注热点、原因及模式[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34-45.
被引量:5
8
万代吉.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西北地区社会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2):143-147.
9
于蒙,曹小华,王强,赵章焰,辜勇,任玉聪.
“工文结合”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研究[J]
.物流研究,2021(3):70-80.
被引量:4
10
李兆磊,尹叶叶,王高洁.
面向新文科的“产学研孵创投”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物流研究,2021(3):57-6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3
1
龙宝新.
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J]
.南京社会科学,2021(1):135-143.
被引量:157
2
刘化晶.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6):48-51.
被引量:1
3
陈凡,何俊.
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7-11.
被引量:130
4
刘琦琪,李飞.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J]
.教育与考试,2010(4):59-64.
被引量:1
5
潘懋元.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10-17.
被引量:109
6
王晓瑜.
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反求建设路径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2):15-19.
被引量:4
7
赖颖.
师范类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
.考试周刊,2018,0(60):35-35.
被引量:2
8
李爱香.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路径——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山西农经,2018(3):115-115.
被引量:2
9
张俊宗.
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5):13-17.
被引量:219
10
樊丽明,杨灿明,马骁,刘小兵,杜泽逊.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
.中国高教研究,2019,0(10):10-13.
被引量:387
引证文献
5
1
郑红.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探究[J]
.文教资料,2021(25):198-200.
被引量:3
2
李世杰,谢华.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5):37-39.
被引量:1
3
吴雪萍.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7(2):123-128.
4
邹运,高军.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多元协同与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高等教育学为例[J]
.广西教育,2023(36):9-12.
5
李练军,潘求丰,陈畑子,吴智睿.
新文科建设:价值溯源、本质属性与实现路径[J]
.创新教育研究,2021,9(6):1825-183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翠翠.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8):51-54.
2
王晓菲.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研究[J]
.艺术评鉴,2022(14):129-132.
被引量:1
3
江姗珊.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探究[J]
.大观(论坛),2023(12):153-155.
4
杨涛.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4,44(3):133-135.
1
滕义和,陈媛慧,陈灵云.
从正向到逆向,从趋同到求异--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运用的研讨[J]
.福建教育,2021(10):42-45.
被引量:1
2
王永城.
金湾区人文素养教育基地社会化服务的路径与创新研究[J]
.营销界,2019,0(25):124-125.
3
刘金莹.
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
.财讯,2020(29):169-169.
4
门阔,刘宇婷,杨帅.
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及改革研究[J]
.财讯,2020(26):22-22.
被引量: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