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舞蹈艺术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家国沦陷的抗战时期,一部分文人艺士为躲避战火,纷纷前往彼时西南片区,集结于重庆,形成一方文化高地。而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鼓舞斗志,以舞为“器”,在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抗战时期的西南地区舞蹈家为中心,通过其舞蹈表演、作品创作等内容,论述战时西南地区舞蹈艺术贡献及其在后续中国舞蹈发展中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出处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1期99-100,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9

  • 1秦菊英.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5(2):49-51. 被引量:1
  • 2《上海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舞蹈舞剧志上海歌剧志[M].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2000:68.
  • 3王震,徐伯阳编.《徐悲鸿艺术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第120页,第11页,第11-12页,第14页,第14页,第14页,第15页,第104-105页,第114页,第109-110页,第422页.
  • 4江上行.六十年京剧见闻[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0.
  • 5《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 6徐悲鸿.《述学之一》,《徐悲鸿画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32年2月版.
  • 7库恩著,黄添盛译.《康德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158页.
  • 8王仲.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J].美术,2001(7):28-35. 被引量:37
  • 9陈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当代性[J].大艺术,2003(1):30-3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