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干宝《周易注》大量运用“以史注《易》”的方法,其背后的成因值得深思。当时文人的主要工作是论证晋朝存在的正统性,为晋元帝以臣代君事件寻找合理性。干宝《周易注》即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所作,其以汤武革命代指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以晋元帝比拟周公,并在注文中揭示文王、周公之于武王、成王政权的根源作用,借《周易》中所蕴含的“天人相应”“以德配天”的思想,找到“德”这一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媒介,以此确立晋朝与晋元帝的合法地位。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2-87,共6页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