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疫情下新医科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离不开高水平的医学人才队伍和高质量的医学教育。高校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新要求,不断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完善顶层设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作者
肖海鹏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4,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新医科建设
医学教育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78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张彦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46.
被引量:1640
2
原帅,黄宗英,贺飞.
交叉与融合下学科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19(12):4-7.
被引量:64
3
王朝昕,石建伟,徐刚,蔡泳,王慧.
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痛点”思考与展望[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0(3):297-305.
被引量:7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宣勇,凌健.
“学科”考辨[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4):18-23.
被引量:144
2
李忠云.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1):10-12.
被引量:11
3
刘海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及思考[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5-7.
被引量:13
4
李乐,龙鼎新,何淑雅,唐双阳,廖力,谢红卫,李良,让蔚清.
基于应急能力提升的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2-13.
被引量:12
5
肖海燕,李菲菲,向浩,龙璇,陈华,毛宗福.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98-101.
被引量:27
6
胡甲刚.
会聚观对高校跨学科研究机构发展的启示[J]
.未来与发展,2017,38(1):19-23.
被引量:8
7
范瑞泉,杨凌春.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赴澳大利亚大学考察启示[J]
.中国高校科技,2017(1):24-26.
被引量:14
8
段志光,王彤,李晓松,胡永华,梁晓峰,曾诚,任涛,罗会明,张文平,徐建国.
大健康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61-68.
被引量:111
9
张德祥,王晓玲.
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双一流”建设[J]
.江苏高教,2019(4):1-8.
被引量:46
10
马海泉,樊秀娣.
知识创新能力:大学的核心价值[J]
.中国高校科技,2019(5):4-9.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1778
1
叶青,毛建华,舒强.
疫情下医学生物安全教育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5):42-43.
被引量:5
2
杨崇清,韩魏,王兆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医学教育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5):14-15.
被引量:10
3
蔡琪奕,蔡静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进展[J]
.智慧健康,2020(30):31-34.
4
李靖,王曙红,虞仁和,胡建中,江梦婷,黄伟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公众居家隔离防护知信行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787-789.
被引量:2
5
刘衬云,张锦锋,尤樱儒,许新颖,方晓曼,王从华,窦清理.
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医务人员面部防护设备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743-744.
被引量:4
6
原志芳,沈悦好,刘素彦,李鑫,陈茉,张伟龙,林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587-589.
被引量:9
7
张红艳,居红英,刘莉,张红玲,闵敏.
妇科护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准入培训及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S01):688-690.
被引量:1
8
钟燕萍,黄洁莹,谢志伟,颜婵.
1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330-331.
9
宋肖霞,庞亚娟,杨坤杰,边征,苗晓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广泛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323-325.
被引量:3
10
蒋春燕.
疫情防控期间心外科普通病房新入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402-4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7
1
钮晓音,郭晓奎.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5):1-2.
被引量:126
2
江光荣,赵春晓,韦辉,于丽霞,李丹阳,林秀彬,任志洪.
心理健康素养:内涵、测量与新概念框架[J]
.心理科学,2020,43(1):232-238.
被引量:90
3
李珊,黄佳莹,王宏,王红兵.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2):53-55.
被引量:7
4
赵云霞,巩艳.
"治未病"理念在精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
.健康体检与管理,2020(2):138-142.
被引量:2
5
樊代明.
整合医学初探[J]
.医学争鸣,2012,3(2):3-12.
被引量:244
6
郭书权,谯波.
中美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介绍与启示[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2):139-142.
被引量:7
7
丁立祥,陈蛟.
中外骨科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4):489-493.
被引量:4
8
汪玲.
论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J]
.中国大学教学,2017(2):25-31.
被引量:80
9
习近平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中国领导科学,2017,0(2):4-5.
被引量:124
10
无.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7):1-12.
被引量:173
引证文献
10
1
李辉雁,肖莉华,匡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协和医学杂志,2022,13(1):13-16.
被引量:14
2
李辉雁,陈淑英,冯黎,周芹,肖莉华,匡铭.
从医学教育研究论医学教研相长[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11(6):3-8.
被引量:5
3
王卓青,刘洪江,冯劭婷,李海,张昆松,肖海鹏.
人才和科技是实现慢病精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思考和探索[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38(8):629-632.
被引量:2
4
姜宇,姚泰康,陈心航,李危石,谷士贤,田华.
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的骨科教育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11):1014-1019.
被引量:1
5
赵丽娜,沈思思,王筝扬,谢小洁,陈韶华,钟近洁.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师生“医+X”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大学医学院为例[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1):47-48.
被引量:6
6
易伟阳,刘惠君,向阳,吴欣语,刘持.
在基础医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7):1245-1246.
被引量:2
7
张慧群,陈敏华,潘朝杰,吴他凡,李建华.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22,10(3):183-186.
8
丛日坤,丁之桐,常聪聪.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2):131-135.
被引量:6
9
李亚真,丁闽江.
新医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北京教育(德育),2024(8):71-75.
10
李忠兰,周雨风.
以新医科赋能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提质创新探析[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4,32(6):729-733.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胡金艮,林茂,王权,钟成,胡才宝.
医学本科生骨科见习期间学习的动机、目标和期待——学生角度:一份开放性问卷和访谈带来的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6):88-90.
2
许志威,吴敏昊,郭开华,杨冬成,高国全,王淑珍.
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医学教育管理,2022,8(3):255-259.
被引量:7
3
冯蕴.
基于CIPP模式的卫生人才培养一体化评价研究——以N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8):54-58.
被引量:2
4
王卓青,刘洪江,冯劭婷,李海,张昆松,肖海鹏.
人才和科技是实现慢病精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思考和探索[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38(8):629-632.
被引量:2
5
杜勃,董魁,高妍,周国宏,白雪,王泽远.
眼视光医学本科《眼科前沿与聚焦》教学现状调查[J]
.临床医药实践,2022,31(11):854-856.
6
谢波,曹静敏,徐希宇,周志浩.
大健康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4):105-107.
被引量:2
7
杨帆,雷富豪,杨涛,王世宇,胡一梅,王迪.
国内外医学教育评价研究的进展、热点与趋势[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3):10-19.
8
杨舒雅,梁伟,孙元杰,王静,杨琨.
免疫学超敏反应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2,38(11):1051-1054.
被引量:2
9
卢迎宁,王洪海,刘丽红.
基于CiteSpace的医学教育创新研究动态及热点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1):126-130.
被引量:4
10
段夕瑜,朱亚鑫,曲波.
基于SCI的我国医学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实证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2):120-128.
1
许云萍.
铸造行业核心竞争力:对物业管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与展望[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1,41(3).
2
胡游.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2021(9):177-178.
3
谢洋,郭楠楠,任嘉铭,李建生.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5927-5929.
被引量:3
4
董晓飞,钱宇,王小合,陈洁.
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展望[J]
.中国医院管理,2021,41(4):52-55.
被引量:33
5
杨懿,宋立丹.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建设分析与对策[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1):14-18.
被引量:14
6
刘立云,刘宗岱.
当代中国艺术管理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创革——基于艺术类高校的探赜[J]
.艺术教育,2021(3):21-24.
被引量:3
7
边利霞.
试析向个人支付劳务所得代扣个人所得税影响[J]
.财会学习,2021(9):146-148.
被引量:1
8
陈丹,徐露.
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育现状调研与发展路径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21(2):19-27.
被引量:8
中国高等教育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