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刺激类化论视角下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交流和传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互联网络和手机媒介的普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参与到随时随地的交流和传播之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的类型的媒介—“大众传媒”,或称之为第二维度的媒介—伴随着书籍、杂志、电影、广播、电视而诞生。同一类别的信息方式的传播,大众媒介采取的相应传播工具也各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秩序的建构以及受众的认知发展。因此,笔者拟从媒介刺激效应的视角出发,就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刺激效应对信息的选择性编码,社会秩序的建构与规训以及其对当下知识生产的潜在影响三方面对媒介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进一步寻求问题存在的共同规律。
作者 谢予嘉
出处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第4期140-141,共2页 Satellite TV & IP Multimedi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9

  • 1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2):26-30. 被引量:19
  • 2刘小强.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6(3):12-14. 被引量:26
  • 3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利[M].刘健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49.
  • 4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130,182.
  • 5詹·法格博格,戴维·莫利,理查德·纳尔逊.牛津创新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 6尤瓦娜·林肯.伊冈·古巴.自然主义研究—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M].杨晓波,林捷,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
  • 7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0-41.
  • 8理查德·惠特利.科学的智力组织和社会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 9William Clark.Academic Charism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470.
  • 10迈克尔·吉本斯,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共引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