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五四回眸:学术构建与文化反思(笔谈)

Recollections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Academic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Reflection Interview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们所熟悉的五四,是经过历史合成的概念,即习惯上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连在一起的概念。其实,五四运动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对民族文化的批判与重构的运动。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发展趋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读懂现在和未来,必须先读懂过去,这是个客观立论的基础。那么,请与我们一起重回五四,重回历史上的“那一天”……就五四以来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有许多人向来都是强调它“新”的一面,尤其是接受西方思想的“新”一面,这种强调虽说是有比较充分的根据,但五四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除了着眼于反传统、反封建以外,其余便很少深涉了。若对五四运动在思想方面和中国旧传统的关系上略加疏解,我们又可以看到五四运动所提倡的新文化,其中仍不免夹杂有旧传统的许多成分。这不是在翻历史的案,不过是要指出五四时期新文化、新思想的倡导者,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这些人都出身于中国旧传统,对中国的旧学问都有相当的造诣,而且盖棺论定都或多或少在不同领域内对旧学有所贡献。即便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出国留学,有着接受西方思想的洗礼,但他们仍然不曾与旧学完全绝缘。例如,胡适当年在美国写《先秦名学史》的博士论文。同时期,鲁迅与钱玄同也在东京向章炳麟问学。这表明,对青年时期的胡适、鲁迅与钱玄同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则是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一辈人。其中,康、章两人正是当时代表今古文经学的大师。所以说,我们不能完全否认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一方面确实受到源于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启蒙,另一方面则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中接受了传统的种种阐释。而且,认识五四与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样要包括清末民初整个中国思想界的状况,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现象。事实上,当五四来临时,康、章两人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并非是进步的象征。如康有为提倡孔教,与当时“打倒孔家店”针锋相对;章炳麟反对白话文,主张读经,也和新思潮背道而驰。至于他们两人之间争辩得津津有味的今古文问题,除了极少数的专门学者之外,更是引不起五四青年知识分子的兴趣。由此之故,讨论五四运动的思想背景,以及新文化或新文艺源于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则是多样的、复杂的。正像文献记载说,刘半农曾赠鲁迅一副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上联的“托”是托尔斯泰,“尼”是尼采,据说鲁迅自己也以为很是恰当,这当然是五四初期的鲁迅。事实上,鲁迅不但爱好魏晋的文章,而且也深受魏晋思想的感染。话说回来,五四运动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秩序进行了批判,但五四以来所重建的文化秩序,也还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格局。如此等等,关于五四的印象,出于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所熟知的五四早已与历史的真实发生相差,但我们仍不得不说,真相只有一个。在这里我们发表的张光芒、傅云峰、翟业军的笔谈《五四回眸:学术构建与文化反思》和陈世强《文化重构与视觉转型——新文化运动与晚近美术的现代演进》,正是一代学人重回历史记忆与五四对话,从另一个侧面探寻五四新文化与新文艺的真实面貌。
作者 张光芒 傅元峰 翟业军 Zhang Guangmang;Fu Yunfeng;Zhai Yejun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09年第1期79-100,共22页 Study of Ar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