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丝路精神”从历史走向现代,经过沉淀和深化形成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次的精神内涵。把丝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国际型人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高校应该通过坚持教育引领、提升素养情操、丰富校园文化和促进就业创业等路径,把“丝路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作者
林燕喜
机构地区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出处
《大学(思政教研)》
202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University
基金
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丝路精神融入福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AS180277)。
关键词
丝路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培育路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开城.
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7-53.
被引量:17
2
贺文华.
论丝路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关联[J]
.湖南社会科学,2016(6):23-26.
被引量:2
3
李明敏.
“一带一路”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商洛学院学报,2018,32(1):7-10.
被引量:3
4
曾剑峰.
基于高校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44-4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李卫,胡澎.
中印文化的包容性比较[J]
.文教资料,2006(20):96-97.
被引量:4
2
张开城.
君子人格与“比德”[J]
.学术月刊,1995,27(12):25-28.
被引量:30
3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174-175.
4
何芳川航海论——谈一种开放的精神[N].北京日报,2006-11.30(19).
5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6
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06(2).
7
习近平.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控绸之路经济带”[EB/0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9-09;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新华网,2015-03-28.
8
杨永林,张哲浩.用丝路精神和博望眼光拥抱世界-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访谈[N].光明日报,2015-03-23(005).
9
(汉)班固著,(清)汪远孙校.汉书·地理志[M].武昌:永康胡氏退补斋,清同治10年(1871).
10
汪向荣校注.唐大和尚东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共引文献
28
1
赵玲,吴雁萍.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20年回顾[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30(2):381-388.
被引量:4
2
王欣,蔡文桂.
文化自信视域下对泉州“海丝”文化的育人构建[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56-58.
被引量:1
3
路鹏,张南,张新,刘晓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5(3):166-166.
4
曹丽萍.
“一带一路”倡议下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8):102-103.
被引量:1
5
吴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1):266-267.
被引量:2
6
黎远波,李国荣.
“海丝精神”下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策略探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14(2):84-88.
被引量:3
7
张晗.
弘扬嘉庚精神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布局——以厦门市发展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6):271-272.
被引量:1
8
张开城.
海上丝绸之路的宣示[J]
.南方论刊,2016(9):12-14.
9
张国玲.
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华海洋文明的诠释[J]
.特区经济,2016(11):9-13.
被引量:1
10
陈美静,林明太.
妈祖音乐与“海丝”文化的关系研究[J]
.陇东学院学报,2017,28(4):83-8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5
1
魏志江,李策.
论中国丝绸之路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2):1-8.
被引量:6
2
高福顺.
汉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变迁与历史意义[J]
.人民论坛,2017(14):140-142.
被引量:4
3
刘京京.
丝路精神的价值功能及其意义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21):159-160.
被引量:2
4
王向远.
从东方学史看西方学界的丝绸之路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38-45.
被引量:2
5
刘望秀,代玉启.
正确的国际观: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抓手[J]
.北京教育(高教),2020(3):9-12.
被引量:1
6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2020(17):4-16.
被引量:4306
7
刘再聪.
“丝绸之路”得名依据及“丝绸之路学”体系构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6):13-20.
被引量:3
8
郑敬斌,李佳乐.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探析[J]
.现代教育,2021(18):16-19.
被引量:3
9
吴亚辉,田凯妮.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路径[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2):155-163.
被引量:13
10
徐蓉,周璇.
师资联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J]
.思想理论教育,2022(4):25-30.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2
1
卢炫,邓娟.
丝路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析[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38(6):11-16.
2
冯玉新.
思政教育与高校“丝绸之路”相关课程教学协同互构的实践路径刍议——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
.甘肃教育研究,2024(14):142-144.
1
陈文娟.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模式探究[J]
.天津教育,2020(35):46-47.
被引量:3
2
本刊.
天津市河东区:思政教育引领“开学第一课”[J]
.天津教育,2021(10):64-64.
3
薛可可.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下大学体验教育实践课程实效性研究[J]
.大学(思政教研),2020(12):48-50.
4
让红色基因在师生血脉中流淌——武汉市汉阳区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掠影[J]
.湖北教育,2021(10).
5
鄢志勇,王娜娜,李莎.
繁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J]
.湖北教育,2021(10):8-9.
6
蓝廖国,旷永青.
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7):82-84.
被引量:3
7
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J]
.亚太教育,2021(2).
8
陈赟.
“家天下”还是“天下一家”——重审儒家秩序理想[J]
.探索与争鸣,2021(3):104-114.
被引量:9
大学(思政教研)
202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