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情感共鸣与万物皆娱:青年网络自嘲文化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年网络自嘲文化既是当下青年群体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现实的缩影,通过"拼贴"与"同构"进行风格建构。在互联网环境下,青年人的"抵抗"色彩逐步弱化,转变为"消解式抵抗"。从后亚文化视角出发,探析青年网络自嘲文化的"风格"及生成逻辑,可以更好地观察青年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走向。
作者
谭景文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出处
《视听》
2021年第5期135-137,共3页
Radio & TV Journal
关键词
后亚文化
青年
自嘲
风格
万物皆娱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5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马中红.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
.青年探索,2011(4):5-11.
被引量:94
2
张宁.
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9):126-131.
被引量:97
3
陶鹏.
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媒介污名:虚拟社会泛污名化现象的三维解读[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6(1):39-44.
被引量:30
4
王阳,张攀.
个体化存在与圈群化生活: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与圈群现象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8(2):83-88.
被引量:69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孙召路.
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
.青少年研究,2004,4(2):36-38.
被引量:15
2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3
李梁.
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3):1-9.
被引量:29
4
卜卫.
百姓、青年与网络——关于瀛海威网络用户的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1997(4):6-14.
被引量:13
5
陆群.
黑客:在“道德”与“自由”的夹缝里舞剑[J]
.中国科技信息,1997,0(23):24-25.
被引量:1
6
梁秀清,黄希庭.
自我防卫机制的某些研究趋向[J]
.心理学探新,2001,21(2):48-53.
被引量:11
7
邱宝林.
青年DV影像:无羁的青春表达与潜伏的传播危机[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47-52.
被引量:2
8
杨雄.
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
.青年研究,2000(4):7-14.
被引量:113
9
钟一彪.
青少年网络同居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6(3):8-11.
被引量:8
10
王少磊.
西祠胡同的亚文化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39-4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85
1
刘俊,何天平.
影视艺术符号的新媒体化研究——基于电视剧表情包符号传播的探析[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3):288-302.
被引量:1
2
张洪兵,刘冰.
网络亚文化的现状及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
.时代金融,2020(11):139-140.
被引量:3
3
朱頫颖.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1):11-16.
被引量:2
4
杨焱婷.
“丧文化”浅析[J]
.现代交际,2020(21):104-106.
5
胡泳,陈磊.
网络传播研究述略:从本体研究到规范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43-152.
被引量:7
6
丁雅婷,伍麟.
音乐“网抑云”:青年圈群抑郁话语的符号表征和互动策略[J]
.当代青年研究,2023(1):98-111.
被引量:4
7
马若宏,王跃平.
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20):热点与趋势[J]
.文化学刊,2021(4):48-52.
8
段鹏,闫伯维.
“亚网红”的价值变现:媒介融合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新样态[J]
.文化产业研究,2020(3):36-47.
被引量:4
9
于鹏亮,付圣.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行为与社会心态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6):111-115.
被引量:5
10
朱叶童,史永霞.
网络缩写的语言特征与文化样态探析——以“YYDS” 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8):28-30.
同被引文献
23
1
蒋建国.
网络自嘲:自我贬抑、防御机制与价值迷离[J]
.学习与实践,2021(2):108-113.
被引量:13
2
蒋建国,赵艺颖.
“夸夸群”:身份焦虑、夸赞泛滥与群体伪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70-75.
被引量:8
3
彭佳妮,林若野(指导).
顺应与抵抗:亚文化视域下丧文化网络用语泛化现象管窥[J]
.汉字文化,2021(5):196-198.
被引量:3
4
启功 六十六岁《自撰墓志铭》[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2):110-110.
被引量:1
5
谷学强,张子铎.
社交媒体中表情包情感表达的意义、问题与反思[J]
.中国青年研究,2018(12):26-31.
被引量:29
6
彭兰.
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1):104-110.
被引量:97
7
刘珩.
文化亲密性与中国社会公共生活的组织方式[J]
.思想战线,2017(4):23-38.
被引量:7
8
屈济荣,李异平.
作为“图像行为”的表情包:符号、修辞与话语[J]
.编辑之友,2018(10):45-50.
被引量:28
9
鲁烁.
泛娱乐化现象探析[J]
.科技传播,2019,11(21):30-31.
被引量:6
10
吴小坤.
网络表情包: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表征与符号[J]
.人民论坛,2020(4):136-13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穆静.
网络社交场景中的表情包现象研究[J]
.西部学刊,2022(5):136-139.
被引量:2
2
朱涛.
浅析数字时代下的“内卷”焦虑文化--以“知乎”平台焦虑类相关话题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22,6(6):16-18.
3
杜成敏,张瑜.
青年网络自嘲现象流行的原因、风险及应对[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2(4):57-6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泽琛.
网络人际交往语境下表情包传播现象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1):71-73.
被引量:1
2
张雪梅,吴炜生.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青年力量及其审思与建构[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2(6):11-24.
被引量:2
3
周栋.
短视频平台土木类专业就业文化探析——以B站UP主“大猛子ym”的视频评论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16(2):80-85.
4
刚柔.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看青年网络自嘲现象[J]
.西部广播电视,2024,45(5):97-100.
5
范林芳.
面具与自我:经由动物表情包建构的自我形象[J]
.声屏世界,2024(5):106-108.
6
李晓梅,陈敏君.
网络自嘲:青年群体自我污名化下的情绪传播[J]
.巢湖学院学报,2024,26(1):24-29.
7
潘佳欣,朱琳.
基于网络自嘲现象的青年精神生活审视[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16(4):45-50.
8
彭雨佳,崔昕萌.
青年群体自嘲短视频中的身份认同建构[J]
.中国报业,2024(16):74-75.
1
王相东.
用习近平话语风格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话语体系[J]
.公关世界,2020(20):35-36.
被引量:1
2
王霖.
从物象到意象——辛立刚漆画艺术语言及风格建构[J]
.美术,2021(3):150-151.
被引量:2
3
汤仲雯.
典籍漫画翻译的跨模态跨文化改写--以蔡志忠《西游记》英译为例[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41(1):42-46.
被引量:2
4
马文莉.
新疆民族影像纪录片:沉淀与抉择[J]
.声屏世界,2020(20):68-69.
5
孔祥超.
镜像理论视角下领导风格的建构[J]
.价值工程,2021,40(4):253-255.
6
库尔特·弗雷.
人性实验:改变社会心理学的28项研究[J]
.教学与研究,2021(4):113-113.
7
梁青青.
知识型员工主动性人格、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家庭平衡关系[J]
.企业经济,2021,40(4):45-54.
被引量:3
视听
202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