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46例鹦鹉前胃扩张症的诊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鹦鹉的前胃扩张症目前更多称为鸟神经节苷脂炎(Avian ganglioneuritis,AG),最早报道于20世纪70年代[1],由美洲出口到欧洲的金刚鹦鹉很多出现呕吐、嗉囊迟缓、排便存在未消化的种子等异常表现,发病动物会出现消瘦,最终大量死亡。该病最早被称为金刚鹦鹉瘦病(Macaw waste dieases),临床兽医与科研工作者尝试进行分离该病的病原微生物,但始终没有分离出。怀疑该病病原是病毒,怀疑方向包括东部马脑炎病毒、副黏病毒等。直到2008年,分别由Kistler(美国)和Honkavuori(以色列)2个团队,分别独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出病原为博纳病毒(Avian bornavirus,ABV),与哺乳动物博纳病毒约有75%的同源序列,目前已发现有8种不同的ABV亚型[1]。ABV主要影响神经细胞,造成神经节苷脂炎,影响前胃(腺胃)平滑肌收缩,造成前胃扩张[1]。全球陆续有相关疾病的报道,目前该病呈现全球分布。但该病在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收集了笔者在2017-2019年3月接诊的46例鹦鹉前胃扩张症(Proventricular dilatation disease,PDD)病例,大部分病例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呕吐、嗉囊迟缓、消瘦;还有少数病例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步态异常、头部震颤、翅膀抖动等。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其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2-3]。死亡率为69.6%(32/46),存活病例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评估前胃扩张程度的前胃与龙骨比值[4]与预后无相关性(P=0.083)。
作者 唐国梁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8-99,I0011,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