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中西诗歌中的爱情观差异——以《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两首诗中生动细腻的创作手法让读者忽视了背后的爱情观,每个人对于爱情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愿意为爱情牺牲一切,而有些人面对爱情是无比自私的,这两首诗完美地阐释了现实中两种不一样的爱情观。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主要从思想内容以及不同的爱情观差异,更深入地了解这两首诗背后的爱情观。
作者
艾迪娅·帕尔哈提
机构地区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9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舒婷
裴多菲
爱情观
独立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朱新敏.
《我愿意是急流》品读[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1(10):18-19.
被引量:1
2
李都明.
《致橡树》为什么是一首爱情诗[J]
.中学语文教学,2006(5):61-62.
被引量:3
3
张玉庭.
重读《致橡树》——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致橡树》阅读指要[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3(7):26-26.
被引量:1
4
皮访贫,王莉.
非常女人与绝对男人之爱情对话——比较赏析《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J]
.高中生(高考),2003(12):39-40.
被引量:1
5
董乃斌.
《艺概·诗概》的诗歌叙事理论——刘熙载叙事观探索之一[J]
.文学遗产,2012(4):122-129.
被引量:9
6
江来军,刘学瑶.
一场男性与女性爱情对话的现实意义——《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比较解读[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3,0(21):34-35.
被引量:3
7
涂成凤.
《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比较阅读创新微型教案[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25-22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徐中玉,肖华荣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第430页.
2
刘立人,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第155、572、90、89、93、121、117、126、20、135、41、571、133、109、93、109、104—105、109、100、99、12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3
薛正兴点校《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
《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5
拙文《论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6
王气中《艺概笺注》附录,贵州人民出版杜1986年版,第501页.
7
苏辙《诗病五事》,《栾城第三集》卷八.曾枣庄、马德富点校《栾城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3页.
共引文献
11
1
夏丽云.
比喻折射爱情观——析裴多菲与舒婷的作品[J]
.黑河学刊,2007(1):35-37.
2
李晓已.
《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比较赏析[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6(6):9-11.
3
熊碧.
抒情与叙事——中国文学表现之两大传统研究述论[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40-51.
被引量:7
4
董乃斌.
古诗十九首与中国文学的抒叙传统[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5):53-60.
被引量:6
5
张锐.
《史记》与屈赋、杜诗的比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6):13-15.
6
孙敏敏.
《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比较解读[J]
.青年时代,2015,0(23):2-3.
7
杨绪容.
毛奇龄评点《西厢记》的叙事论[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68-82.
8
马若晗.
苏轼黄州诗引集部典故研究[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6):1-2.
9
吕叶.
近八十年来《艺概·诗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12):130-137.
10
杨子彦.
清代文艺思想体系构建的整体观[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85-93.
同被引文献
6
1
曾圆圆.
爱情之上:《致橡树》的深度解读带来的语文教学改革[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3):159-160.
被引量:2
2
李巧兰.
中职语文现代诗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以《致橡树》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1):43-43.
被引量:2
3
汪楚琪.
舒婷《致橡树》的女性主义解读[J]
.文学教育,2017(13):40-41.
被引量:4
4
史洁.
诗学智慧与文学教育——以《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5):140-144.
被引量:1
5
冯刚,陈梦霖.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及其实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4-9.
被引量:87
6
韦家旭,石月皎,黄振宣.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困境与思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0):158-16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时文爽.
创新创优中职院校语文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致橡树》为例[J]
.成长,2023(2):88-90.
1
羽微微,雷平阳,鄢家发,伊沙.
报刊选萃[J]
.诗刊,2006(7):78-80.
2
包丽群.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以《我愿意是急流》为例[J]
.广西教育,2020(30):65-66.
今古文创
2021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