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历史文化观下北京城市历史的非虚构言说--评邱华栋的《北京传》

Nonfictional Expression of Beijing’s Urban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nd Historical Cultur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土文明到都市文明,这个进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呈现进步性与现代性的重要发展成就的核心标志之一。从文化学的角度讲,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国与城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古代都城是一个所谓国家和地域邦国的缩影,是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王国维曾在《殷周制度论》说:“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志也。”城之发展,即为国之发展,一个古老民族的建国史,也同时是他的建城史。因此,考量国家发展核心的标志是都市的发展,而都市发展的标志则是一国之首都的发展。于中国而言,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朝代更迭频繁,都城选址变迁多样,亦形成了中国城市发展历史博大精深、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中国首都北京亦是如此。
作者 鲁畅 Lu Chang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49,共6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1984.164.
  • 2盂繁华.“非虚构”文学:新的道路和方向[N].光明日报,2011-04-20(14).
  • 3柏拉图.理想国:卷十[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 4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5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M]//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 6弗郎西斯·培根.学术的进展[M]//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7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8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 9雷内·韦勒克 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 10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