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批判性反思到主体性的获得,从文学研究中产生的“方法”论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争论。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时期,当下关于“方法”的争论发生在本土化理论体系尤感匮乏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为方法”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对象、以中国为方法,但是三者的排序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直接影响。在城市研究中,“方法”概念的借用要防止在两个方面遮蔽超大国家的发展轨迹:一是以抽象的观念性国家来解释生动的社会变迁;二是以时间的一维性演变解释多样化的空间差异。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城市、政治城市,或者近代形成的商业城市,以城市作为“方法”的思考都需要实现对象、问题与立场的结合,以中国为中心,既努力寻找中国城市的独特问题,也尝试解释城市发展的普遍意义。作为“方法”的中国城市发展始终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形成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路线图。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26,共7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特大城市贫困治理研究”(19BZZ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