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赫哲族伊玛堪的史料价值及教育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与艺术娱乐形式。本文分析了赫哲族伊玛堪的史料价值及教育意义,着重对其中的民俗特色、唱腔曲调、传承保护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进行探究,从而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充分挖掘。
作者
付静
赵媛媛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
出处
《决策探索》
2021年第10期56-57,共2页
Policy Research & Exploration
基金
2016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赫哲族史诗‘伊玛堪’英译研究”(TJWW16-013)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赫哲族伊玛堪
史料价值
教育意义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郝庆云.
伊玛堪中赫哲族族称演变的历史学解析[J]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0(1):3-10.
被引量:1
2
刁乃莉.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科学价值的思考——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4):109-112.
被引量:1
3
史春颖.
非遗传承与濒危语言保护——以赫哲族史诗伊玛堪说唱的保护经验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9,40(4):175-179.
被引量:5
4
王威.
口头诗学视域下的赫哲族伊玛堪论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3):21-25.
被引量:4
5
葛玲.
赫哲族口头文学传承问题探究——以民族节日“乌日贡”中的传承情况为例[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3):151-15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高荷红.
赫哲族史诗传统与“伊玛堪”[J]
.国际博物馆,2010(1):80-86.
被引量:2
2
朝戈金.
口传史诗诗学的几个基本概念[J]
.民族艺术,2000(4):71-79.
被引量:32
3
孟慧英.
赫哲族民间文学概貌[J]
.民族文学研究,1987,5(3):9-12.
被引量:2
4
李熏风.
赫哲族英雄叙事诗《满斗莫日根》[J]
.民族文学研究,1983,1(0):119-126.
被引量:4
5
约翰·迈尔斯·弗里,朝戈金.
口头程试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J]
.民族文学研究,1997,15(1):86-90.
被引量:53
6
张敏杰,李伟国.
“乌日贡”大会与赫哲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5):98-103.
被引量:8
7
戴庆厦.
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3):1-6.
被引量:20
8
冯文开.
口承与书写视域下的《诗经》研究[J]
.民俗研究,2016(5):27-33.
被引量:2
9
许双毅.
赫哲族传统“乌日贡”大会中的嫁令阔[J]
.音乐创作,2017(7):147-149.
被引量:3
10
张艳华,吴大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问题、原因和对策——以云南省大理市白族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2):77-8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7
1
李永皇.
《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综述[J]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171-180.
2
刘忠义,李莉.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演唱探析[J]
.戏剧之家,2021(14):101-102.
3
王朝阳,金钢.
口述史视域下伊玛堪歌手“再语境化”传承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1):122-126.
4
田洁.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山西“独龙杆”艺术的保护和传承[J]
.晋中学院学报,2022,39(2):37-39.
5
王威.
新媒体语境下伊玛堪的演述与传播[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4):109-115.
被引量:1
6
郭翠潇.
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脉络与演进——基于中国知网294篇期刊论文的数据分析[J]
.满语研究,2023(2):90-101.
7
张智玲,杨民康.
从经典化视角探讨伊玛堪音乐文化的建构[J]
.北方音乐,2024(2):112-121.
同被引文献
7
1
张雪瑞.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农业经济,2016(7):8-9.
被引量:16
2
王威.
黑龙江赫哲族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以街津口赫哲族村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2):64-71.
被引量:7
3
刘东晨,冯予,李淑云.
赫哲族“伊玛堪”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化价值[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8):70-72.
被引量:1
4
房博然.
赫哲族民间文化“伊玛堪”的历史价值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9,40(3):101-104.
被引量:2
5
萧淑贞.
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遗”[J]
.民间文化论坛,2019,0(2):19-26.
被引量:12
6
王国志,丁思尧,韩锋.
浅议赫哲族文化艺术对“乡村振兴”的作用[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5):185-186.
被引量:3
7
常彤.
乡村振兴视角下赫哲族传统纹饰活化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2020,26(4):7-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齐丹丹,张淦为,王冬雪.
赫哲族民族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8):114-116.
2
高阳.
赫哲族民间文化“伊玛堪”的价值[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24):32-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帅麟,李锐,高春燕.
论新时代背景下赫哲族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
.文化产业,2022(19):133-135.
1
李轻松.
亲爱的面(外二首)[J]
.诗林,2006(4):100-101.
2
齐玉新.
我的书法观[J]
.中国篆刻(钢笔书法),2021(5):12-21.
3
陈永海.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邑粤剧文化IP构建逻辑演化及实施[J]
.新丝路(下旬),2021(5):0195-0196.
4
广西:控路面 强科技 严执法 全力净化交通环境规范道路交通秩序[J]
.汽车与安全,2021(4):34-39.
5
周勇.
民间艺术产业化对地方旅游发展促进研究——以陕北道情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21(15):134-136.
被引量:3
6
宁小雪,孙晓.
梅山武术助力新化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
.武术研究,2021,6(5):69-73.
被引量:3
7
张鑫,田连元.
说书人的艺术与哲学——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J]
.中国文艺评论,2021(4):114-126.
决策探索
202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