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统音乐活态表演过程中的“身体记忆”及其功效--以刀郎木卡姆的表演为例 被引量:2

The Body Memory and Its Effect in the Live Performanc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Music——Take Daolang Muqam’s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刀郎木卡姆流传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叶尔羌河畔,是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歌舞套曲,在无文本记录的传统刀郎社会中,局内人的身体是储存、内化、再现、重构其表演的主体。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场域”中个体的身体被历史地建构,从而生成习惯性的“身体技术”,这种习惯性的“身体技术”在音乐表演文本的生成和重构中有着决定性作用。刀郎木卡姆表演个体的“身体技术”是在木卡姆团队、麦西来甫场景、刀郎文化系统三层语境的包围中生成的。变动不居、动态开放的多层语境必然建构着与之相适应的、开放性的身体记忆,模塑着能够适时而动的身体行为。由此,当表演现场身体符号转码成音响符号时必然伴随着信息的变形,使得每一次的表演再现都带有文本的“续写”和“重构”特点。
作者 杨银波 Yang Yinbo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3期127-134,共8页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新疆民族艺术与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6ZD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核心区外’刀郎木卡姆形态变异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TS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54

共引文献154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