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西部大开发地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准确测度乡村振兴水平,对于西部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维度构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西部地区12省(区)市2011-2018年乡村振兴各子系统水平及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乡村振兴水平的外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乡村振兴各子系统水平在12省(区)市间的差异较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水平最低的省市依次为青海、贵州、西藏、四川和甘肃,因此各省(区)市应找准自己的发展短板,破解发展难题。(2)研究期内,各省(区)市乡村振兴综合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整体上偏低,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内蒙古和新疆乡村振兴综合水平最高,云南、西藏、青海和贵州乡村振兴综合水平最低。(3)乡村振兴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驱动因素的作用程度(即关联度)按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农村财政支出依次递减。
作者
徐雪
王永瑜
Xu Xue;Wang Yongyu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37,共9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绿色发展的新业态与实现路径研究”(19YB019)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研究”(2020A-070)
兰州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环境经济统计与分析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