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疾病的经验及思考 被引量:1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乌梅丸源自《伤寒论》,现代方剂学将其归类为蛔厥、久利方。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进展,乌梅丸应用范围日趋扩大。本文例举乌梅丸治疗功能性腹痛、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咳嗽验案四则,其主病虽各有不同,但存在共同病机,即寒热错杂、肝旺脾虚。据此,笔者得出结论:乌梅丸适应证绝非只有蛔厥、久利;临床应用不应只拘泥于“病”,凡六经辨证属厥阴病,脏腑辨证属肝旺脾虚,八纲辨证属寒热错杂,发病时间于凌晨1时至7时加重的疾病,皆可考虑应用乌梅丸。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117-1119,共3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专项(首发2020-4-2029)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一般规划项目(JJ-2020-2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01

共引文献103

同被引文献189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