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瘫患儿步行能力改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CP,由先天性发育缺陷或获得性疾病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患病率约为每1000活产儿中有2.0~3.5个[1]。CP主要表现为身体活动受限,永久性运动和姿势障碍[2],约25%的CP患儿不能行走。因此,改善CP患儿行走能力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十分重要。传统的下肢康复包括由治疗师指导进行的减重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及使用矫形器治疗[3]。CP持续终身,需要长期进行规范化康复,意味着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我国康复技术人员仅4万余人,80%从事成人康复,而我国CP患儿高达200万[4],仅靠当前人力难以满足需求。而康复机器人弥补了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下肢康复机器人是根据机器人学、仿生学、控制理论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原理,设计出的可穿戴在人体下肢并可在使用者操纵下完成特定动作的智能化、机械化的仿生机器人[5]。在CP康复领域,机器人可与特定任务结合,进行主、被动训练,帮助CP患儿改善特定的关节肌肉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疗效已被多项研究证明,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可改善CP患儿的步行速度,耐力和粗大运动能[6]。
出处 《中国康复》 2021年第6期376-379,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基金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YG2019ZDA2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68

  • 1归丽华,杨智勇,顾文锦,张远山,杨秀霞.能量辅助骨骼服NAEIES的开发[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7,22(4):467-470. 被引量:27
  •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262. 被引量:1101
  • 3白跃宏,周俊,梁娟.步态分析在临床中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0):787-789. 被引量:17
  • 4孙嘉利,唐丹,钟世镇.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944-948. 被引量:37
  • 5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309. 被引量:1051
  • 6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49.
  • 7Soleimani F, Vameghi R, Biglarian A. Antenatal and intrapartum risk factors for cerebral palsy in term and near-term newborns[J]. Arch Iran Med, 2013, 16(4): 213-216.
  • 8Wong C, Bartlett D J, Chiarello LA,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health problem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cerebral palsy[J]. Child Care Health Dev, 2012, 38(1): 128-138.
  • 9Wu CS, Pedersen LH, Miller JE, et al. Risk of cerebral palsy and childhood epilepsy related to infections before or during pregnan- cy[J]. PLoS One, 2013, 8(2): e57552.
  • 10Wu YW, Kuzniewicz MW, Wickremasinghe AC,et al.Risk for cerebral palsy in infants with total serum bilirubin levels at or above the exchange transfusion threshold: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JAMA Pediatr,2015,169(3): 239-246.

共引文献1050

同被引文献68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