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乡村庇护功能的缺失与阿Q的悲剧命运——乡土中国视阈下的《阿Q正传》新解 被引量:2

The Lack of Rural Shelter Function and Ah Q’s Tragic Fate:A New Explanation of"The True Story of Ah Q"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Chin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阿Q正传》中阿Q的命运与"未庄"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之间有何关联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少有学者探讨阿Q未能被"未庄"所接纳,反而被"未庄"所排斥,以至于最终酿成其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与内涵。在乡土中国,村庄既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也是社会人栖居的物质场所。离开村庄,社会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基。作为社会进化的一个自然结果,乡村既是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对社会稳定起着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居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之中,其重要原因便在于乡村具有庇护作用,但当乡村的庇护作用缺失之后,作为"流民"的阿Q就可能转化为"暴民",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乡村的既有秩序,也造成了个体的人生悲剧。
作者 史超 李宗刚 Shi Chao;Li Zonggang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9-206,共8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35

  • 1李双元,蒋新苗,蒋茂凝.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J].法学研究,1996,18(3):45-64. 被引量:65
  • 2楼适夷.不是序言——日本岩波版裘沙作《鲁迅的世界》画册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1(5):51-52. 被引量:3
  • 3[美]杜威.《自由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4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6[日]滋贺秀三 张建国 李力.中国家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7[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 9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M].工人出版社,1988年..
  • 10《伪自由书·再谈保留》.

共引文献52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