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隋唐时期佛教造像记中的文体、身份与信仰 被引量:1

The Style,Identity and Belief Viewed from Buddhist Statue Inscription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隋唐时期佛教造像记的文体不仅有助于形成而且也会限制新的造像记类型、人物身份和信仰内容的书写。造像记中的人物身份更多地受宗教实践、宗教认同等因素的影响,造像者所认同的佛教身份、在造像活动中的各类角色、(拟)血缘关系等都是体现造像者身份的重要方面。造像记中造像对象、发愿对象的排序并非单纯复制社会等级结构,而是受造像起因、亲疏远近、直接相关性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出现的各种身份不只是佛教中国化的证据,而且也受佛教传统的影响。考虑到造像记的程式化文体特征,其发愿内容无法完全反映民众信仰状态,因此不必将世俗化的发愿内容一味视为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而是应当考虑世俗与佛教的某种同一性,意识到本土思想文化语言能作为文体因素起作用而非笼统地视之为佛教思想变化的结果。
作者 李熙 Li Xi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0-168,共9页 Academic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1

  • 1北魏正光六年张宝珠等造像[J].文物,1961(12). 被引量:8
  • 2耀县新发现的一批造像碑[J].考古与文物,1994(2):45-58. 被引量:15
  • 3谢元鲁.论中国古代社会的虚拟血缘关系[J].史学月刊,2007(5):5-15. 被引量:11
  • 4鲁迅.鲁迅辑校石刻手稿[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 5山崎宏.隋唐畴代に於ける義邑及び法社[C]//支那中世佛教の展開.东京:清水书房,1947:768.
  • 6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M].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 7邓小南.六至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C]//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2.
  • 8卢建荣.从造像铭记论五至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意识.历史学报,1995,(23):120-120.
  • 9[9]王昶.金石萃编[Z].北京:中国书店,1985.
  • 10[8]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共引文献65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