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4年天津大学在全国最早提出并实施“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以来,借鉴国外经验,国内高等院校陆续建立并实施“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委员逐渐成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活动开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很好地解决了部分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但是,尽管各高等院校重视并不断推进心理委员工作,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依然不清晰,心理委员的制度建设需加强。本文试图探讨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探索心理委员的有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出处
《校园心理》
2021年第3期271-273,共3页
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基金
教育部及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J2020006)
福建省教育厅2020年度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