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考古的中国与“神性”的中国
被引量:
2
The Becoming of China:An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家的形成是考古学界共同面对的世界性课题。相比之下,探寻中国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却是中国考古学特有的问题。言其“特有”,当然不是因为探寻的对象是中国,而在于中国本身的独特性。中国的文明史悠久且不曾中断,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断融合演进,这使得最初形成的中国与现代中国一脉相承,这样的国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作者
施劲松
Shi Jingsong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共5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界
世界性课题
独特性
文明史
独一无二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6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李新伟.
“最初的中国”之考古学认定[J]
.考古,2016(3):86-92.
被引量:34
2
李新伟.
中国史前社会上层远距离交流网的形成[J]
.文物,2015(4):51-58.
被引量:71
3
苏秉琦.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
.考古,1991(12):1109-1118.
被引量:99
4
何驽.
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J]
.三代考古,2011(1):85-119.
被引量:8
5
苏秉琦,殷玮璋.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1981(5):10-17.
被引量:282
6
严文明.
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J]
.文物,1987(3):38-50.
被引量:270
7
韩建业.
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J]
.考古,2012(3):59-69.
被引量:75
二级参考文献
70
1
赵春青.
从鱼鸟相战到鱼鸟相融──仰韶文化鱼鸟彩陶图试析[J]
.中原文物,2000(2):13-15.
被引量:10
2
张照根,姚瑶.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
.东南文化,1999(4):28-38.
被引量:22
3
方向明.
史前东方大口尊初论[J]
.东南文化,1998(4):37-44.
被引量:10
4
孔哲生,张文军,陈雍.
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J]
.考古,1981(2):97-105.
被引量:26
5
范桂杰,胡昌钰.
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J]
.考古学报,1981(4):461-490.
被引量:68
6
安志敏.
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J]
.考古,1959(10):559-565.
被引量:63
7
石兴邦.
黄河流域原始社会考古研究上的若干问题[J]
.考古,1959(10):566-570.
被引量:42
8
严文明.
《鹳鱼石斧图》跋[J]
.文物,1981(12):79-82.
被引量:61
9
苏秉琦,殷玮璋.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1981(5):10-17.
被引量:282
10
严文明.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J]
.文物,1981(6):41-48.
被引量:133
共引文献
668
1
冯立君.
中古辽西所见胡汉互动与交融[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64-74.
2
陈胜前.
“古国”“酋邦”之争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路径[J]
.中国社会科学,2023(7):161-180.
被引量:2
3
黄开国.
春秋时期的文化定型概论[J]
.老子学刊,2021(2):177-185.
4
刘成纪.
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地理[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140-158.
被引量:7
5
韩建业.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J]
.社会科学,2021(6):141-149.
6
贺俊.
关于二里头文化类型划分的若干思考[J]
.三代考古,2021(1):231-259.
7
张天恩.
中国早期文明路径与文明史观的产生[J]
.三代考古,2021(1):146-159.
8
张兴香,李雍,吴晓桐,宋艳波,栾丰实,薛新明,金正耀.
黄河流域出土龙山时期扬子鳄骨板的多种同位素分析[J]
.人类学学报,2021,40(1):75-86.
被引量:9
9
于玉蓉.
“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J]
.民族文学研究,2021(1):99-108.
被引量:1
10
李倩.
统编历史教科书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编写理念探析——以中国古代史为例[J]
.民族教育研究,2022(6):14-2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严文明.
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J]
.文物,1987(3):38-50.
被引量:270
2
赵辉.
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J]
.文物,2000(1):41-47.
被引量:103
3
段渝.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代文明的本质特征[J]
.社会科学研究,2006(1):162-169.
被引量:4
4
赵辉.
中国的史前基础——再论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J]
.文物,2006(8):50-54.
被引量:61
5
李伯谦.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J]
.文物,2009(3):47-56.
被引量:99
6
吴飞.
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再反思[J]
.开放时代,2011(1):112-122.
被引量:91
7
杨新.
望尽庭院深深……——记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融铸的紫禁城[J]
.中国民族,1996,0(7):49-50.
被引量:1
8
李新伟.
“最初的中国”之考古学认定[J]
.考古,2016(3):86-92.
被引量:34
9
简·奥斯曼,陶东风(译).
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J]
.文化研究,2011(1):3-10.
被引量:68
10
薛洁.
国家建设:符号系统政治功能的转向[J]
.浙江社会科学,2020(7):21-2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曹建墩,岳晓峰.
早期中国文明内生性演进的内在逻辑阐释[J]
.中原文化研究,2022,10(6):40-49.
被引量:1
2
许诗怡.
故宫的文化记忆与凝聚功能——多民族融合的文化表征[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6):82-8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廖小明,杨懿.
内生性演进视角下“第二个结合”的逻辑生成及其价值阐释[J]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1):30-40.
1
王仁湘.
方菱额花:史前与早期文明的神性标识[J]
.南方文物,2021(2):258-268.
被引量:2
2
王小威,张亮.
教研转型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J]
.湖北教育,2021(14):17-17.
3
袁蕙芸,蒋宇飞,谭玉婷,项永兵.
全球癌症发病与死亡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J]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6):642-646.
被引量:125
4
黎二愣.
烙印在诗魂里的图腾--《徐彦平诗选》的精神特质[J]
.北极光,2021(3):118-120.
5
代砚春,张雨晴.
经济人假设批判与新时代生命共同体的构建[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3):16-22.
南方文物
202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