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我国影子教育治理正从“治标”向“治本”迈进。在此背景下,该文重新考察了素质教育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兴起的影响机制,并就新自由主义是否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该文通过对政策设计文本以及对政策执行典型案例的考察,发现该政策在设计时就忽视了影子教育,在执行中又通过减少在校备考时间,对正式教育进行了限制,使得学生难以仅通过在校上学就能满足不变的升学需求。供求失衡为影子教育市场创造了扩张空间。因此,素质教育政策是我国影子教育兴起的一项必要条件。过去的研究常将教育领域内的“公退民进”与新自由主义联系起来。然而,该文考察了素质教育政策出台前后的文本材料和财政数据,发现这些政策的主体内容可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且从未明显出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国家财政从公共教育中“大撤退”。因此,该文的结论是,作为民办教育的影子教育并非源于“新自由主义”治理策略。但基于研究发现,该文认为,“治本”仍须反“新自由主义”之道而行,配合最新的教育评价改革,以已有或新增的独立高考录取区为单位试点统一大幅增加在校时间以开展素质教育,从而缩减应试型影子教育的生存空间。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119,共10页
China Youth Stud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校外培训治理的政策评估和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9CGL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