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矿物加工专业为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矿物加工专业为例,以模型制作为突破口,通过将课堂理论知识、现场实习经验与模型制作相结合,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形成了由创新思维系列课程、创新系列实践、专业创新实践、课外创新实践组成的一整套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地矿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
张涛
闫长旺
张鸿波
机构地区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
出处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第6期92-95,共4页
University
基金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矿物加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245)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模型制作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雷亭.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探讨[J]
.当代旅游,2017(12):207-207.
被引量:1
2
张涛,李婷,张鸿波.
新工科背景下矿物加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内蒙古教育,2020(20):59-61.
被引量:4
3
肖军辉,王振,王进明.
试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6-7.
被引量:3
4
徐承焱,王培龙,寇珏,孙体昌.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17(3):94-99.
被引量:6
5
丁淑芳,彭德强,张鸿波,李明明.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
.山西建筑,2019,45(3):243-245.
被引量:3
6
艾光华,邱廷省,陈江安,李晓波.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20(25):87-88.
被引量:3
7
张涛,刘翔,李婷.
“互联网+”背景下采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9(21):37-39.
被引量:4
8
冯建忠.
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基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视角[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1):52-5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张凌燕,高惠民,李晔.
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98-100.
被引量:21
2
刘道玉.
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
.高教探索,2009(1):5-9.
被引量:151
3
孟丽,李海滨,李强.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应如何确立科研选题[J]
.价值工程,2010,29(8):134-134.
被引量:5
4
郑钢丰,苏嘉银,李玲.
浅析如何完善课程体系培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新人才[J]
.中国科技信息,2010(8):234-236.
被引量:6
5
陈善国,黄先德.
改变高校实践教学困境的措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49-151.
被引量:24
6
盛力,沈洪,刘涛,徐竟成.
数字化实验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50-52.
被引量:4
7
陶有俊,赵跃民,谢广元.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1):118-120.
被引量:8
8
赵世永.
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2):120-122.
被引量:7
9
魏宗武,林美群.
“矿物加工”实验独立设课的探索与思考[J]
.大众科技,2011,13(5):185-185.
被引量:7
10
张汉泉,祝启坤,张泽强,罗惠华.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双循环”实践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2):39-43.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8
1
王俊祥,由晓芳,王凌云,李琳.
矿物加工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
.冶金管理,2020(1):234-235.
被引量:2
2
王超.
新形势下矿物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锋绘,2019,0(12):81-81.
3
梁欢,何东升,罗惠华,张翼.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3):194-194.
被引量:5
4
肖军辉,王振,王进明.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225-225.
5
李晓波.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
.智能城市,2020,6(5):119-120.
被引量:2
6
陈文辉,刘佳,石开仪,张谌虎,李帅.
基于目标导向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矿物加工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
.高教学刊,2020(25):148-150.
被引量:1
7
罗有刚.
高职院校矿物加工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20,45(12):198-199.
8
张涛,李婷,张鸿波.
新工科背景下矿物加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内蒙古教育,2020(20):59-61.
被引量:4
9
陈中航.
新媒体技术对矿物加工专业教学的影响和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5):332-333.
10
林井祥,刘慧莹,张继忠.
智慧树混合式教学在井巷设计与施工课堂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21,47(3):193-195.
同被引文献
18
1
朱金秀,陈小刚,朱昌平,周妍.
项目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93-95.
被引量:80
2
郭科,白林,徐琛梅.
论数学建模竞赛中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2):103-105.
被引量:8
3
祝淑芳,钱功明,陈铁军.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42-143.
被引量:12
4
曹钊,曹永丹.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
.大学教育,2015(7):142-143.
被引量:3
5
孙景丹.
矿物加工专业工程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J]
.高师理科学刊,2016,36(3):69-69.
被引量:1
6
陈德良.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与途径[J]
.高等理科教育,2017(6):20-24.
被引量:15
7
周静,刘全菊,张青.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65-168.
被引量:189
8
曾剑雄,宋丹,王新婷,鲁世林.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面临的机遇、挑战及策略选择[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41(2):39-46.
被引量:23
9
郑庆华,董博,钱步月,田锋,魏笔凡,张未展,刘均.
智慧教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56(1):209-224.
被引量:81
10
梁欢,何东升,罗惠华,张翼.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3):194-19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韩广,丰奇成.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浮选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科教导刊,2023(24):109-111.
2
李顺勇,刘桂荣,翟成波.
基于数模竞赛深化本科教育的路径[J]
.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4):10-13.
3
张谌虎,刘佳,李子文,陈鹏,王成勇.
基于CDIO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高教学刊,2023,9(22):149-1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刘闯,谢广元,王锦柯,杨长德,李少平.
项目教学法在选矿厂设计课程中的改革与探索[J]
.石材,2024(7):81-83.
1
叶心爱.
地矿类院校学生翻译技能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0X):174-174.
2
朱德利,文瑞,熊俊逸.
开源框架为导向的高级Web开发教学模式[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5):170-171.
被引量:1
3
程文舟.
科技创新助推福建林业高质量发展[J]
.福建林业,2021(2):7-9.
被引量:1
4
阎纯德.
思想 历史 纪念碑——木槿花开忆盛成[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5):79-84.
5
张志刚.
试论地方历史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以陕北神木地区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1(6):67-68.
被引量:1
6
朱晓露.
小学生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46):0015-0015.
7
呼院学者风采[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15(6).
8
周前国,杨宫印,朱云,张学钢,王安东.
基于熵权-云模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21,33(3):61-69.
被引量:4
9
李乖宁.
论理工科高校美育的“虚”“实”融合[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12(3):80-85.
被引量:2
10
罗玉贤,张念念,陈艺菡,徐珂.
高校创新型竞赛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作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统计分析——以山东省高校为例[J]
.统计学与应用,2021,10(3):518-528.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